江北江南一水分,尺书无计寄殷勤。
芜城草色愁中远,扬子涛声梦里闻。
二十四桥孤嶂月,五千里路万山云。
相思何处堪惆怅,几树璚花对夕曛。
江北江南一水分,尺书无计寄殷勤。
芜城草色愁中远,扬子涛声梦里闻。
二十四桥孤嶂月,五千里路万山云。
相思何处堪惆怅,几树璚花对夕曛。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联“江北江南一水分,尺书无计寄殷勤”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隔阂与情感上的距离感,通过“一水分”和“尺书”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无法跨越的空间障碍以及对友人真挚情感的难以传达。接下来的“芜城草色愁中远,扬子涛声梦里闻”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芜城的草色在愁绪中显得更加遥远,而扬子江的涛声仿佛在梦中回响,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二十四桥孤嶂月,五千里路万山云”则将思念之情推向了极致,二十四桥与孤嶂月的景象,既是对友人所在之地的想象,也是诗人内心孤寂的写照;五千里路与万山云,则是空间与时间的无限延伸,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牵挂与无尽思念。
最后,“相思何处堪惆怅,几树璚花对夕曛”收尾,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问自己,何处可以寄托这份相思之苦?几树琼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凄美,既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内心的孤独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