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台洧水滨,昔有凤凰集。
朝阳不复鸣,荒基徒屹立。
漠漠飞尘红,萋萋丰草碧。
凤兮去不回,使我空叹息。
崇台洧水滨,昔有凤凰集。
朝阳不复鸣,荒基徒屹立。
漠漠飞尘红,萋萋丰草碧。
凤兮去不回,使我空叹息。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台的景象与历史变迁,充满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崇台洧水滨,昔有凤凰集”,开篇即点出凤凰台的位置,位于洧水之畔的高台之上,曾经是凤凰栖息之地。这里运用了“昔”字,暗示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为全诗奠定了怀旧的情感基调。
接着,“朝阳不复鸣,荒基徒屹立”两句,通过“朝阳”不再鸣叫,象征着往日的繁华不再,只有荒废的台基孤独地矗立在原地,表达了物是人非、时光流逝的哀愁。这里的“徒”字,强调了这种徒劳无功的存在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失落。
“漠漠飞尘红,萋萋丰草碧”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的画面,红尘漫漫,绿草茂盛,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这样的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现实的无奈接受。
最后,“凤兮去不回,使我空叹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凤凰不再回归的遗憾和无奈,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深叹息。这句话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凤凰台》通过描绘凤凰台的今昔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过去的怀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芳眠芍药。正春酣梦怯,压损亭角。
香雾一重,夕照一重,重重倒映池阁。
退红十二无人靠,闲搭住、柳丝轻薄。
甚旧家、尽日愔愔,满院刺桐花落。
知否下阶小立,纤腰曾凭久,心事犹昨。
行过曲廊,冷冷清清,悄地绿阴如幕。
断肠天气浑难倚,谁寄语、东风休恶。
认翠苔、几点荒愁,半堕絮烟漠漠。
瑶波淡写湘妃怨,美人洞箫声起。
霜籁泠泠,烟痕渺渺,一片碧山花外。幽怀漫寄。
听低唱微云,袖双扶翠。
惨绿垂杨,丝丝金缕画船舣。鲈乡便携俊侣。
鸥边清事足,销尽罗绮。
红烛填词,青楼侧帽,那许年芳如水。银湾影里。
问何处琼楼,峭风仙佩。梦去罗浮,月明骑凤子。
隐华灯,窥绣闼,生小水云活。
根化红心,若意肯趋热。
草间也有微光,照他青史,浑不借、天边圆月。
翠帘揭。昨宵银汉中间,星影半明灭。
西北楼高,飞梦画堂阔。
轻罗小扇无情,欺侬漂泊,待秋冷、有人抛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