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车辗麴,前日城南陌。卯饮厌厌情恻恻。
望里梅梁惠阁,胥宇当年燕能识。最愁寂。
今朝度寒食。冷烟锁,五侯宅。更丝杨、夹道吹离色。
到处春深,淡云微雨,空有夭桃泫碧。
雷车辗麴,前日城南陌。卯饮厌厌情恻恻。
望里梅梁惠阁,胥宇当年燕能识。最愁寂。
今朝度寒食。冷烟锁,五侯宅。更丝杨、夹道吹离色。
到处春深,淡云微雨,空有夭桃泫碧。
这首《淡黄柳·寒食和白石,并送剑华》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寒食节时的凄凉景象与淡淡的哀愁。
“雷车辗麴,前日城南陌。”开篇以雷鸣之声,形象地描绘出春雷滚滚,大地复苏的景象,同时暗示着季节的更替。接着“前日城南陌”点明地点,引出下文对往昔情景的回忆。
“卯饮厌厌情恻恻。”描述了寒食节这天,人们在清晨饮下酒后,心情沉重,情感复杂,既有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也有对时节变迁的感慨。
“望里梅梁惠阁,胥宇当年燕能识。”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遥望梅树下的阁楼,以及当年燕子能辨认的地方,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含了物是人非的无奈。
“最愁寂。今朝度寒食。”直抒胸臆,点明了寒食节这一天的孤独与寂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冷烟锁,五侯宅。”以“冷烟”象征着寒食节的凄清氛围,而“五侯宅”则代表了昔日繁华的景象,如今却笼罩在一片冷寂之中,形成鲜明对比。
“更丝杨、夹道吹离色。”描绘了道路两旁的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增添了诗作的凄美意境。
“到处春深,淡云微雨,空有夭桃泫碧。”最后四句,通过描写春天深处的景色——淡云、微雨、夭桃(盛开的桃花)和碧绿的叶子,营造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桃花虽艳丽,但“空有”,暗示了美好事物背后的空虚与失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寒食节的哀愁、怀念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记忆的深刻思考。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烟雾湿昼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
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京寺数何穷,清幽此不同。
曲江临阁北,御苑自墙东。
广陌车音急,危楼夕景通。
乱峰沈暝野,毒暑过秋空。
幡扬虚无里,星生杳霭中。
月光笼月殿,莲气入莲宫。
缀草凉天露,吹人古木风。
饮茶除假寐,闻磬释尘蒙。
童子眠苔净,高僧话漏终。
待鸣晓钟后,万井复朣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