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
《采桑子》全文
清 / 陈匪石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荒沟流水秋萧瑟,老柳当门。门掩黄昏。

手掐花梢月有痕。鹅笙暖炙金银字,隔院歌颦。

不驻行云。凄断巫山梦里人。

(0)
鉴赏

这首《采桑子》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荒沟的凄美画面。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艺术氛围。

“荒沟流水秋萧瑟”,开篇即以“荒沟”、“秋”、“萧瑟”三个词组,勾勒出一幅秋日荒凉的景象,流水潺潺,却带着一丝冷寂和悲凉。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词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老柳当门。门掩黄昏。”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老柳树矗立在门前,仿佛见证了岁月的更迭,而“门掩黄昏”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一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强化了时间感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手掐花梢月有痕”,词人通过细微的动作——“掐花梢”,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同时,“月有痕”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记忆的痕迹,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鹅笙暖炙金银字,隔院歌颦。”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鹅笙的温暖与金银字的贵重,与隔院传来的歌声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物质世界的奢华,也反衬出情感世界的空虚与寂寞。歌颦,即歌声中的愁苦表情,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层次。

“不驻行云。凄断巫山梦里人。”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或已逝去之人的思念。行云象征着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事物,而“巫山梦里人”则暗指遥远的思念对象,整个句子充满了对生命短暂和情感难以实现的哀叹。

综上所述,《采桑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对自然、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作者介绍

陈匪石
朝代:清

陈匪石(1883-1959) 原名世宜,号小树,又号倦鹤。江宁人。早年就读尊经书院,曾随张次珊学词。入同盟会。又随朱祖谋研究词学,并入南社,编《七襄》刊物。据传译有《最后一课》(郑逸梅《南社丛谈》)。历任上海各报记者、中国大学、华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52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著有《旧时月色斋诗》、《倦鹤近体乐府》、《宋词举》、《声执》。
猜你喜欢

踏莎行·其四

万里扁舟,五年三至。故人相见犹堪喜。

山阴乘兴不须回,毗耶问疾难为对。

不药身轻,高谈心会。匆匆我又成归计。

它时江海肯相寻,绿蓑青蒻看清贵。

(0)

画堂春.上老母寿

蟠桃一熟九千年。仙家春色无边。

画堂日暖卷非烟。昼永风妍。

看取疏封汤沐,何妨频棹觥船。方瞳绿发对儒仙。

岁岁尊前。

(0)

七言四韵十六首·其三

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

二物会时情性合,五行全处虎龙蟠。

本因戊己为媒聘,遂使夫妻镇合欢。

只候功成朝北阙,九霞光里驾祥鸾。

(0)

秋兴三首·其三

寒日在东屋,邻家晚鸡啼。

阑班黄叶地,白日虫鸣悲。

扬扬旧香草,白露彫华姿。

虽悲就摇落,所喜实离离。

幽雅叙衣食,备寒戒先期。

薪刍既收敛,酒醴亦时施。

嗟我无一廛,薄游倦东西。

眷言及农亩,岁晚空咨嗟。

(0)

天仙子.别渝州

醉笑相逢能几度。为报江头春且住。

主人今日是行人,红袖舞。清歌女。

凭仗东风教点取。三月柳枝柔似缕。

落絮尽飞还恋树。有情宁不忆西园,莺解语。

花无数。应讶使君何处去。

(0)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十三

养才以道,圣人兼济。始谓不仁,问鲍良喜。

寓志农圃,似睽仁义。学稼之辞,岂姑舍是。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