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才以道,圣人兼济。始谓不仁,问鲍良喜。
寓志农圃,似睽仁义。学稼之辞,岂姑舍是。
养才以道,圣人兼济。始谓不仁,问鲍良喜。
寓志农圃,似睽仁义。学稼之辞,岂姑舍是。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皇帝赵构所作,名为《文宣王及其弟子赞》。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理想君子的崇高期待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养才以道,圣人兼济”表明了作者认为通过道德来培养人才,是圣贤之人的行为,同时也强调了兼济天下的重要性。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个高远的理念。
接下来的“始谓不仁,问鲍良喜”则是引用古代的故事。鲍良是春秋时期的人,以忠厚著称。这句话是在询问,如果最初被认为是不仁之人,那么对鲍良这样的品行高尚者是否会感到快乐。
“寓志农圃,似睽仁义”则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通过这种平和自然的环境来培养仁德。这里的“似睽”,即是“似蕾”,比喻初生的仁义之心正如植物萌芽一般。
最后,“学稼之辞,岂姑舍是”则是在用古代贤人学习稼穑(稷)神的故事来强调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这里的“岂姑舍是”,意即难道不是这样吗,是一种肯定和赞同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引用古代圣贤的事迹,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理想君子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