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英台近三首·其一》
《祝英台近三首·其一》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祝英台近

隐华灯,窥绣闼,生小水云活。

根化红心,若意肯趋热。

草间也有微光,照他青史,浑不借、天边圆月。

翠帘揭。昨宵银汉中间,星影半明灭。

西北楼高,飞梦画堂阔。

轻罗小扇无情,欺侬漂泊,待秋冷、有人抛撇。

(0)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秘而幽深的画面。词人巧妙地运用了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将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隐华灯,窥绣闼”,开篇即以华灯与绣闼为背景,暗示着一种隐秘而精致的生活场景。华灯象征着繁华与虚幻,绣闼则代表了精致与私密,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稍显隔绝的空间感。

“生小水云活”,水云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灵动与生机,同时也映射出主人公内心的自由与活力。这里的“活”字,不仅指水云的动态美,更蕴含着生命力与活力的象征。

接下来,“根化红心,若意肯趋热”,通过“红心”与“热”的比喻,表达了对热情与真挚情感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情感并非热烈如火,而是深藏于内心,如同红心般温暖而坚定。

“草间也有微光,照他青史,浑不借、天边圆月”,这一句将微光与青史相联,暗示着即使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也能找到照亮心灵的力量。而“浑不借、天边圆月”则强调了这种力量的独立与内在性,不依赖外在的完美或圆满。

“翠帘揭”,“揭”字生动地描绘了揭开帘幕的动作,仿佛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一次觉醒,或是对外界的一种期待与探索。

“昨宵银汉中间,星影半明灭”,夜晚的银河与闪烁的星辰,既是自然界的美景,也是诗人情感世界的投射。星影的明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命运的无常。

“西北楼高,飞梦画堂阔”,高楼与广阔画堂,不仅展现了空间的辽阔,也寓意着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飞梦,既是对梦想的追求,也是对现实束缚的超越。

“轻罗小扇无情,欺侬漂泊,待秋冷、有人抛撇”,轻罗小扇象征着温柔与保护,却也暗示着孤独与漂泊。面对秋日的寒冷,似乎预示着离别与孤独的到来。最后一句“有人抛撇”则直接点明了情感上的失落与被抛弃的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深度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爱情、梦想与孤独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拟唐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江城分手处,夕雨更沈沈。

野树含滋色,层峰没翠岑。

空濛关塞远,飘泊海门深。

送别情无限,丝丝泪染襟。

(0)

经冶城寻芝山兰若访从兄阐上人

兰若三山下,相逢慰所思。

支离惊落叶,留恋惜连枝。

境静禅皆寂,身空病不疑。

自怜尘土隔,徒有鹡鸰悲。

(0)

书四爱图·其三

种藕池边秋草深,朱华曾此遇知音。

只今惟有濂溪水,照见千秋万古心。

(0)

题界画二图·其二

连甍复道露台秋,簪佩行随翠辇游。

应是柏梁宫宴罢,侍臣词赋尽风流。

(0)

为高景度题山水

盘石垂萝野翠分,半山啼鸟坐来闻。

上林春物遥相待,何事将心寄白云。

(0)

玉融潘源润师事黄山陈平叔师殁哀甚以讣音来告余答诗且寓伤悼之意云·其一

白首悲来薤露歌,黄山烟树奈愁何。

逢人共惜扬雄逝,唯有侯巴泪更多。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