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地云山全父弟诗寄梅花·其一》
《避地云山全父弟诗寄梅花·其一》全文
宋 / 阳枋   形式: 七言绝句

入秋烽火无虚日,问谷寻岩陪隐逸。

水冷山深梅已花,忙中不觉年华易。

(0)
注释
烽火:古代战争中用于传递信息的烟火,这里象征战事频繁。
无虚日:没有一天停止过。
问谷寻岩:在山谷和岩石间寻找。
陪隐逸:陪伴着隐居的人。
水冷:秋天气温下降,水显得更凉。
山深:山中的深处。
梅已花:梅花已经开放,暗示冬季将至。
不觉:没有察觉到。
年华易:时光过得很快。
翻译
秋天烽火连天无一日停歇
我在山谷间探寻岩穴陪伴着隐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避世隐逸的山居生活图景。"入秋烽火无虚日,问谷寻岩陪隐逸"两句表明诗人在秋天来临之际,选择了一个远离尘嚣、不为外界纷争所扰的幽深之地,与同道中人共同度过清净的时光。这里的“烽火”并非战争的烽火,而是比喻时间的流逝,每一日都充满了意义和价值。"问谷寻岩"则显示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浓厚兴趣与探索精神。

接着的"水冷山深梅已花,忙中不觉年华易"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这份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水冷山深"形象地勾勒出一幅清凉幽雅的画面,而"梅已花"则点明了时节,是在寒冷的冬季,梅花独自盛放,显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孤独的美丽。最后,"忙中不觉年华易"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忙碌之中,却也未能察觉到光阴似箭、岁月匆匆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避世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常与淡然。

作者介绍

阳枋
朝代:宋   字:正父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生辰:1187-1267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猜你喜欢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其三鹊山亭

筑台临水巧安排,万象轩昂发瘗埋。
南岭崩腾来不尽,北山断续意尤佳。
平时战伐皆荒草,永日登临慰病怀。
更欲留诗题素壁,坐中谁与少陵偕。

(0)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七梁山泊

近通沂泗麻盐熟,远控江淮粳稻秋。
粗免尘泥污车脚,莫嫌菱蔓绕船头。
谋夫欲就桑田变,客意终便画舫游。
愁思锦江千万里,渔蓑空向梦中求。

(0)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二将至桃园

卷帆倚棹浅河津,忆泛长江步步新。
未免生涯寄风浪,不堪舟楫委埃尘。
往来欲就沙囊堰,深浅时看举策频。
一望云霓百忧集,应思平地隐居人。

(0)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六吕梁

出没悬流虽有道,凭陵险地本无心。
未能与物都无碍,咫尺清泉亦自深。

(0)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

菰蒲出没风波际,雁鸭飞鸣雾雨中。
应为高人爱吴越,故於齐鲁作南风。

(0)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一泛清河

南北无多水,崎岖未舍船。
何时好霖雨,是处有通川。
坟垅看书卷,兴亡指道边。
苍茫半秋草,犹复较愚贤。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