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昆虫辈,汝形亦甚微。
吐丝织为网,元自有真知。
团团肖车轮,巧妙出天机。
事成坐其中,功力不浪施。
羽飞才一触,罥挂定无遗。
正缘有此生,谋食以疗饥。
古先大智人,创作万世规。
为民设佃渔,结绳乃效之。
仲尼善词说,姑言取诸离。
制器尚象耳,一一非妄为。
我观昆虫辈,汝形亦甚微。
吐丝织为网,元自有真知。
团团肖车轮,巧妙出天机。
事成坐其中,功力不浪施。
羽飞才一触,罥挂定无遗。
正缘有此生,谋食以疗饥。
古先大智人,创作万世规。
为民设佃渔,结绳乃效之。
仲尼善词说,姑言取诸离。
制器尚象耳,一一非妄为。
这首宋朝诗人郭印的《蛛网》描绘了蜘蛛的智慧与生存策略。诗人首先赞叹蜘蛛虽形体微小,却能吐丝结网,展现出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蛛网的形状被比喻为车轮,体现了其设计的巧妙和天工之巧。蜘蛛在网中等待猎物,其努力并非徒劳,一旦有飞鸟触网,便能轻易捕获,以此维生。
诗人进一步将蜘蛛的智慧与古人联系起来,提到古人的大智慧体现在创制农耕和渔猎方法上,如结绳记事,这与蜘蛛织网的原理相似。他还引用孔子的话,暗示蜘蛛的行为可以启发语言表达,如“取诸离”,即从蛛网的编织中汲取智慧。最后,诗人强调,无论是自然界的蜘蛛还是人类的创造,都遵循着某种规律,不是随意为之。
整首诗通过蜘蛛的形象,寓言般地阐述了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相通之处,以及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鼌公颍川产,墓在城东隅。
顾兹一抔土,尔来千载馀。
中更几兵戈,不与荒城俱。
公计不庇身,朝议夕就诛。
我昔读公传,亦尝笑其愚。
岂有身后谋,犹能庇邱墟。
大愚见深忠,耿耿固不渝。
而况公论在,信史有特书。
自今重封植,永久期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