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林和靖墓》
《吊林和靖墓》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赋得梅花万古传,水滨孤冢却萧然。

閒云于我心俱隐,老鹤如人骨半仙。

朝市尚馀观物地,儿童不省入城年。

小桥东去今成路,回首中洲但暮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吊林和靖墓》,通过描绘林和靖墓周围的景致与氛围,表达了对这位宋代隐士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联“赋得梅花万古传,水滨孤冢却萧然”,以梅花作为林和靖精神的象征,赞美其品格之高洁,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永存。水滨的孤冢在寂静中更显凄凉,却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颔联“闲云于我心俱隐,老鹤如人骨半仙”,将云、鹤比作林和靖的精神伴侣,云的飘逸与鹤的高洁,都映照出诗人对林和靖人格的向往与共鸣。这里的“隐”与“半仙”既是对林和靖隐居生活的描述,也是对其精神境界的高度赞扬。

颈联“朝市尚馀观物地,儿童不省入城年”,对比了世俗的繁华与林和靖所追求的自然与宁静。即便是身处尘世,林和靖仍能找到观察万物、领悟自然之道的地方;而儿童们或许已经忘记了进入城市的时间,暗示了林和靖生活与世隔绝的纯净与简单。

尾联“小桥东去今成路,回首中洲但暮烟”,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小桥连接着过去与现在,通往林和靖墓的方向。当诗人回首时,只见中洲上空弥漫着一片暮烟,这既是对林和靖墓所在之地的描写,也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和靖墓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林和靖高尚人格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出塞曲八首·其七

岁岁戍河源,天寒衣不完。

始觉边兵苦,谁为天子言。

将军奏战绩,中国竭财源。

请下轮台诏,馀生入玉门。

(0)

闲居感兴六首·其二

家在枚皋旧宅边,浊醪粗饭任吾年。

是非莫问门前客,万古知心只老天。

(0)

江行遣兴二首·其二

异国久为客,故园何日归。

汀烟轻冉冉,江燕正飞飞。

千里河流直,孤舟人事稀。

登临思不已,吟好送斜晖。

(0)

宫词十首·其四

古镜菱花暗,双蛾几许长。

云韶何处奏,飞燕在昭阳。

(0)

闲居咏怀集陶二首·其一

穷居三十载,弊庐何必广。

依依墟里烟,孟夏草木长。

园林无俗情,虚室绝尘想。

开径望三益,奇文共以赏。

抚已有深怀,洙泗辍微响。

有酒不肯饮,零落同草莽。

(0)

与大参刘文纲秋夜草堂联句三首·其三

世事茫茫莫确商,相逢敢似聚星堂。

多情绿绮更新调,无事青萍敛旧囊。

陇右风烟还入梦,江南水旱合封章。

明朝相别须相念,鱼鸟音书遽忍忘。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