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选胜结芳邻,取次看春及暮春。
拟搆新诗酬国色,争浇浊酒奠花神。
云来深竹庭逾静,客到忘机鸟亦驯。
政暇不妨频出郭,招携童叟话天真。
名园选胜结芳邻,取次看春及暮春。
拟搆新诗酬国色,争浇浊酒奠花神。
云来深竹庭逾静,客到忘机鸟亦驯。
政暇不妨频出郭,招携童叟话天真。
这首诗描绘了在刘园观赏牡丹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色之美与赏花之乐。首句“名园选胜结芳邻”点明了园子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选择,暗示了其独特之处。接着“取次看春及暮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牡丹花开时分的欣赏。
“拟搆新诗酬国色”一句,诗人表达了创作诗歌的冲动,想要通过文字来赞美牡丹的国色天香。“争浇浊酒奠花神”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心,通过祭奠花神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云来深竹庭逾静,客到忘机鸟亦驯”这两句描绘了园中宁静祥和的氛围,云雾缭绕,竹林深处更显幽静,即便是来访的客人也仿佛被这和谐的环境所感染,心灵得以平静,连鸟儿也显得温顺。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充满了诗意。
最后,“政暇不妨频出郭,招携童叟话天真”表达了诗人闲暇之余,愿意与邻里老少一同出游,共享自然之乐,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薛君堂悬山水字,请我试作山水诗。
呼童磨墨慰君意,强作安得有好辞。
昔年曾是杜陵客,东城水上横此碑。
字方数尺形势健,岂似取次笔画为。
东城父老语于我,推本创自开元时。
不知当时何所用,费功镵刻为瑰奇。
我去长安十载后,此石谁辇来京师。
苑中构殿激流水,暮春修禊浮酒卮。
是时祠臣出不意,酒半使赋或气萎。
日斜鸣跸不可驻,未就引去如鞭笞。
脱我幸得预此列,玉阶立写从然萁。
今虽下笔不称意,已书满幅令君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