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八表,世道何悠悠。
衰荣无定极,往复更相酬。
谁为阳和春,及此肃杀秋。
人生忽如寓,百岁苦不周。
鹤发每先待,朱颜难久留。
彭殇均绝逝,何庸咨短脩。
惟当饮美酒,乐从天者游。
登高望八表,世道何悠悠。
衰荣无定极,往复更相酬。
谁为阳和春,及此肃杀秋。
人生忽如寓,百岁苦不周。
鹤发每先待,朱颜难久留。
彭殇均绝逝,何庸咨短脩。
惟当饮美酒,乐从天者游。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述怀五十三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在登高远望时对世间沧桑与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登高望八表”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接下来的“世道何悠悠”表达了他对世事纷繁、变化无常的感叹。“衰荣无定极,往复更相酬”揭示了人生的兴衰荣辱没有固定极限,循环往复。
诗人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意义,提出“谁为阳和春,及此肃杀秋”,暗示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与人生阶段相似,春天的温暖与秋天的肃杀都是生命的必经之路。他感慨人生短暂,“人生忽如寓,百岁苦不周”,认为人的寿命如同寓言般短暂,难以周全度过一生。
“鹤发每先待,朱颜难久留”借鹤发早生和红颜易逝,强调岁月无情。诗人意识到无论长寿或短命,最终都会走向死亡,因此“彭殇均绝逝,何庸咨短脩”,认为不必过于忧虑寿命长短,应以豁达的心态面对。
最后,诗人选择“惟当饮美酒,乐从天者游”,表达出在有限的人生中,应当尽情享受美酒,随心所欲地追求快乐,与自然同乐,超脱于世俗的忧虑之上。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景物之中,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早耕早巾,节物如流春色暮。
金房土瘠无稻田,布耕播种种何处。
一春焦涸旱无雨,麦穗藏头犹未吐。
麦穗不吐人不尤,粟田再种秋要收。
只愁夏料欠输纳,悍吏坐门官不休。
释迦黄成禅可夸,色想熏渍霜中葩。
不然安得白玉蕊,而乃幻此黄金花。
信知造化真有法,蜂须酿蜜蜜酿蜡。
蜡凝花房丰不腴,桃李漫山焉可如。
毓枝摘索璨栗玉,吟搜西郊信杖扶。
少须夜窗疏影挂明月,是蜡是花君自别。
日出机事生,日入群动息。
吁嗟利名子,逐逐何所急。
酌彼洪泽水,吾知非盗泉。
举世望甘霖,唤起神蛰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