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犹自欲推先,传语诸花莫恨偏。
泪眼始看金谷坠,指环寻伴玉箫圆。
此身那复思前事,半面犹应记往年。
毕竟得归归甚处,玉楼深在九重天。
牡丹犹自欲推先,传语诸花莫恨偏。
泪眼始看金谷坠,指环寻伴玉箫圆。
此身那复思前事,半面犹应记往年。
毕竟得归归甚处,玉楼深在九重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佃所作的《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中的第八首。诗人以牡丹为引子,抒发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牡丹犹自欲推先”,牡丹似乎想要抢先绽放,暗喻着生命的活力与追求。接着,“传语诸花莫恨偏”,诗人劝慰其他花朵不要因为被宠爱而感到不平,寓意着世间万物各有其时,不应嫉妒或怨恨。
“泪眼始看金谷坠”一句,运用了金谷园的典故,暗示着繁华终将消逝,如同泪水般滑落。而“指环寻伴玉箫圆”则通过寻找配对的指环与玉箫,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
“此身那复思前事,半面犹应记往年”两句,诗人反思自己的过往,意识到生命中许多事情已成回忆,但至少还能记得一些往事,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怀旧之情。
最后,“毕竟得归归甚处,玉楼深在九重天”则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世界(可能象征天堂)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记忆及理想的深刻思考。
云净月如洗,风露湛青天。
不知今夕何夕,陈事忆当年。
多少销魂滋味,多少飘萍踪迹,顿觉此心寒。
何日卸尘鞅,肥遁水云间。沃愁肠,凭浊酒,枕琴眠。
任他素魄,广寒清影缺还圆。
谁管秋虫春燕,毕竟人生如寄,各自得天全。
且尽杯中物,翘首对婵娟。
沿河新草绿堪挑。丝柳渐开条。
六鳌海上凌风至,献明珠、火树蟠桃。
十里朱阑画阁,满天月壁星轺。太平乐事庆清朝。
结伴走天桥。钿车游马笙歌队,望青帘、春酒新烧。
红烛缘街引路,浮圆到处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