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新草绿堪挑。丝柳渐开条。
六鳌海上凌风至,献明珠、火树蟠桃。
十里朱阑画阁,满天月壁星轺。太平乐事庆清朝。
结伴走天桥。钿车游马笙歌队,望青帘、春酒新烧。
红烛缘街引路,浮圆到处元宵。
沿河新草绿堪挑。丝柳渐开条。
六鳌海上凌风至,献明珠、火树蟠桃。
十里朱阑画阁,满天月壁星轺。太平乐事庆清朝。
结伴走天桥。钿车游马笙歌队,望青帘、春酒新烧。
红烛缘街引路,浮圆到处元宵。
这首《风入松·春灯次夫子韵二首(其一)》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春天夜晚的繁华景象与欢乐氛围。
首先,“沿河新草绿堪挑。丝柳渐开条。”这两句以清新之笔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河边新生的草色绿意盎然,仿佛可以采摘;垂柳的嫩叶逐渐展开,展现出春天的柔美与生机。
接着,“六鳌海上凌风至,献明珠、火树蟠桃。”这里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六鳌(传说中海中的大龟)在海上乘风而来,带来了珍贵的明珠和象征长寿的蟠桃,寓意着吉祥与祝福。
“十里朱阑画阁,满天月壁星轺。”描绘了夜晚的美景,十里长街两旁是装饰华丽的楼阁,月光洒在墙壁上,星星点点,如同飞驰的轺车,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太平乐事庆清朝。结伴走天桥。”表达了人们在和平盛世中庆祝新年的喜悦,结伴而行,走过天桥,享受节日的快乐。
“钿车游马笙歌队,望青帘、春酒新烧。”描述了游车上装饰着金银珠宝,马匹上也载着音乐队伍,人们举杯畅饮新酿的春酒,欢声笑语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最后,“红烛缘街引路,浮圆到处元宵。”红烛沿着街道点亮,为行人指引道路,元宵节的灯笼和圆月映照在各个地方,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夜晚的美丽景色和人们欢庆节日的场景,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欢乐情绪,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