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乌孙一片云,云头传语到横汾。
微情欲诉风吹去,散入江波处处闻。
万古乌孙一片云,云头传语到横汾。
微情欲诉风吹去,散入江波处处闻。
这首诗以乌孙云起笔,描绘出一幅古老而神秘的画面。乌孙云象征着遥远的历史与文化,它跨越时空,传递着信息至横汾之地。横汾,此处借指汾水之畔,诗人通过这一意象,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连结。
“云头传语到横汾”,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云以生命,使其成为沟通古今的使者。这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暗示了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云的传语,既是历史的回响,也是对当下的一种启示。
接下来,“微情欲诉风吹去”,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这里的“微情”指的是细腻、微妙的情感,它们如同风中的细语,难以捕捉却又无处不在。诗人通过“微情”的描绘,表达了情感的复杂与深邃,以及其在自然界的流动与传播。
最后,“散入江波处处闻”,将情感的扩散比作江波的涟漪,四处传播,无远弗届。这不仅形象地展示了情感的广泛影响,也寓意着文化的传播与共鸣。江波的“处处闻”,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社会生活、人心情感的广泛触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乌孙云、横汾、微情与江波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场景,展现了情感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诗中蕴含的哲思与美感,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
童山曾曾绝人境,十里五里鸣瀑泉。
岩盩溪厔百盘险,经历九曲乃在山之巅。
山巅湿云起蓬勃,风生两袖飞浓烟。
大雨满空压头顶,滔滔奔响垂空天。
急呼避雨雨随至,鸦翻云阵挥雷鞭。
冲雨过崖崖壁立,上有古藤一本势若罗修椽。
叶密结曾盖万根,攫石蚴蟉而盘旋。
阴翳翠幄得神荫,石头枕是虚中眠。
白昼暝暝银海合,栩栩化作漆园之游仙。
游仙亦在巫山台,为雨为云去复来。
天若有情风觉梦。断云零雨一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