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踪迹滞儒官,高座摊经昼掩关。
陶铸典谟来腕底,驰驱名字满人间。
探珠夜界金绳路,传草春归玉笋班。
地近南楼聊寄傲,相看不厌敬亭山。
十年踪迹滞儒官,高座摊经昼掩关。
陶铸典谟来腕底,驰驱名字满人间。
探珠夜界金绳路,传草春归玉笋班。
地近南楼聊寄傲,相看不厌敬亭山。
这首清代李学孝的《呈凌次仲学博(其一)》描绘了诗人十年来在儒官生涯中的沉潜与追求。首句“十年踪迹滞儒官”,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困顿于文职之中,但并未因此而消磨锐气。接下来的“高座摊经昼掩关”形象地写出诗人研读经典,专注学问,即使在白天也常常闭门苦读。
“陶铸典谟来腕底”暗示诗人将经世致用的智慧融入日常,如同铸造法则般运筹帷幄。“驰驱名字满人间”则展现了诗人名声在外,影响力广泛。夜晚探求知识如行走在金绳路上,春天归来时更是晋升至显赫的玉笋班,显示出诗人事业上的成就。
最后两句“地近南楼聊寄傲,相看不厌敬亭山”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高位,但仍能保持谦逊和对自然的向往,常在南楼附近流连,以敬亭山为友,寄托自己的傲骨与闲适之情。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求知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十八滩头石齿齿,百丈青绳可怜子。
赤脚短衣半在腰,裹饭寒吞掬江水。
北来铁骑尽乘船,滩峻船从石窟穿。
鸡猪牛酒不论数,连樯动索千夫牵。
县官惧罪急如火,预点民夫向江坐。
拘留古庙等羁囚,兵来不来饥杀我。
沿江沙石多崩峭,引臂如猿争叫啸。
秋冬水涩春涨湍,渚穴蛟龙岸虎豹。
伐鼓鸣铙画舰飞,阳侯起立江娥笑。
不辞辛苦为君行,梃促鞭驱半死生。
君看死者仆江侧,火伴何人敢哭声!
自从伏波下南粤,蛮江多少人流血。
绳牵不断肠断绝,流水无情亦呜咽。
霞脸红微,春衫白浅,相逢正是,浴兰天气。
碧玉年芳,香囊情好,漂泊天涯有几。
且尽清尊宴,断肠词、知君能记。
素绫装卷,紫璚削管,明珠穿字。直是金荃才子。
柰剪叶嵌花,输他风致。
名士秋心,佳人春影,乍可描摹三四。
感怅银镫下,算浮生、一般无谓。
待侬狂啸,芝焚蕙叹,由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