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公故宅》
《荆公故宅》全文
清 / 李来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十年高卧此东峰,出处无□衅已丛。

洛蜀党成疑误国,熙丰法敝竟缘公。

争墩已赋三山石,记里犹传九曜宫。

漫向春风寻旧泽,生平功过史书中。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来泰对北宋名相王安石(人称“荆公”)故居的感慨之作。诗中以“十年高卧此东峰”开篇,描绘了王安石晚年隐居的生活状态,暗示其政治生涯的起伏与最终的归隐。接着,“出处无□衅已丛”一句,表达了王安石在政治上的遭遇,无论是出仕还是退隐,都伴随着诸多争议和非议。

“洛蜀党成疑误国,熙丰法敝竟缘公”两句,揭示了王安石的政治理念与改革措施在当时社会中的复杂影响。洛蜀党指的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官员群体,而熙丰法则是指王安石推行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改革政策。这两句诗认为这些改革虽然初衷良善,但最终导致了国家的混乱或失败,其中“竟缘公”强调了王安石个人在这场变革中的角色。

“争墩已赋三山石,记里犹传九曜宫”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王安石故居的历史痕迹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赋予了故居一种超越时间的永恒感。这里的“三山石”和“九曜宫”可能是指故居内的特定建筑或景观,它们成为了历史记忆的一部分,被后人铭记。

最后,“漫向春风寻旧泽,生平功过史书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王安石一生功过是非的思考。他认为,王安石的生平事迹和贡献最终会被历史记录下来,供后人评说。整首诗通过对王安石故居的追忆,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复杂情感的深度思考,以及对其改革思想和人生轨迹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李来泰
朝代:清

(?—1684)清江西临川人,字石台,一字仲章。顺治九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苏松常道。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儒科,试列二等第一。工诗文。有《莲龛集》。
猜你喜欢

西江月·其二赠术士

身禀五行正气,此心如鉴光明。不从龟鹤问年龄。

万物有衰有盛。多谢道人著眼,我于身世常轻。

任从性巧与心灵,此事从来分定。

(0)

玉楼春·其一

迢递前村深雪里。望断行云香细细。

笛中宫里慕芳姿,怨曲啼妆长见泪。

不会同心荣落易。冷艳翻随分岭水。

有谁曾念陇头人,远寄江南春日意。

(0)

题太和楼壁

太和酒楼三百间,大槽昼夜声潺潺。

千夫承糟万夫瓮,有酒如海糟如山。

铜锅镕尽龙山雪,金波涌出西湖月。

星宫琼浆天下无,九酝仙方谁漏泄。

皇都春色满钱塘,苏小当垆酒倍香。

席分珠履三千客,后列金钗十二行。

一座行觞歌一曲,楼东声断楼西续。

就中茜袖拥红牙,春葱不露人如玉。

今年和气光华夷,游人不醉终不归。

金貂玉尘宁论价,对月逢花能几时。

有个酒仙人不识,幅巾大袖豪无敌。

醉后题诗自不知,但见龙蛇满东壁。

(0)

五郊乐章.黑帝羽音.舒和

执籥持羽初终曲,朱干玉戚始分行。

七德九功咸已畅,明灵降福具穰穰。

(0)

送车参军江陵

槐花落尽柳阴清,萧索凉天楚客情。

海上旧山无的信,东门归路不堪行。

身随幻境劳多事,迹学禅心厌有名。

公子道存知不弃,欲依刘表住南荆。

(0)

孔雀

偶有功名正俗才,灵禽何事降瑶台。

天仙黼黻毛应是,宫后屏帏尾忽开。

曾处嶂中真雾隐,每过庭下似春来。

佳人为我和衫拍,遣作傞傞送一杯。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