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说休徵应佩刀,台星光接将星高。
欲迎霖雨归龙阙,看灭妖氛展豹韬。
早说休徵应佩刀,台星光接将星高。
欲迎霖雨归龙阙,看灭妖氛展豹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致远所作的《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系列中的一首,具体为第二十首。诗中以“早说休徵应佩刀,台星光接将星高”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司徒相公的赞美与敬意。
“早说休徵应佩刀”,这里的“休徵”指的是吉祥的征兆,诗人用“佩刀”来比喻司徒相公的英武与威严,暗示其不仅拥有高尚的品德,还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台星光接将星高”,“台光”和“将星”分别代表朝廷的光辉与将领的荣耀,这两句诗描绘了司徒相公在朝廷与军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他所展现出的非凡影响力。
接下来,“欲迎霖雨归龙阙”,“霖雨”象征着甘霖般的恩泽,而“龙阙”则是古代皇宫的代称,这里表达了希望司徒相公能带来福祉,如同甘霖滋润大地,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看灭妖氛展豹韬”,“妖氛”比喻邪恶势力或不稳定的因素,“豹韬”则象征着强大的策略和战术。这句话表达了对司徒相公能够清除邪恶,展现卓越的军事才能,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深情地颂扬了司徒相公的美德与功绩,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度的敬仰之情。
福城东有大长者,居福城东海屿上。
于不思议尘劫中,承事供养无数佛。
善哉长者世希有,如优昙华时一现。
发启广大真实心,创无佛处阿兰若。
若昔智人建梵刹,折草插地即成就。
此心坚固等须弥,或赞或毁不摇动。
魔王军众数甚多,睹兹殊胜自摧伏。
长者视身如浮云,变灭须臾不长久。
当生佛国时节来,撒手便行不回顾。
有子遵义起其家,志愿身心俱及第。
仁者则寿语不诬,当知今亦未尝死。
我来居是阿兰若,不见长者生遗恨。
故说此偈聊发扬,同住如来寂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