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九龙蟠,灵液泻龙腹。
石罅是谁浚,一泓千载蓄。
秋晚滴螭吻,清响拟琴筑。
春晓泛岩花,碧空云影蹙。
陆子一品题,俗人散污渎。
瓶罂终古汲,源深水常绿。
或称气若兰,惑羡滑如玉。
堪笑饷中书,绝不厌更仆。
幽人隐山中,清宵带月掬。
拾叶煮松间,一啜赤牙馥。
寄语试泉人,尤宜致一斛。
湖边九龙蟠,灵液泻龙腹。
石罅是谁浚,一泓千载蓄。
秋晚滴螭吻,清响拟琴筑。
春晓泛岩花,碧空云影蹙。
陆子一品题,俗人散污渎。
瓶罂终古汲,源深水常绿。
或称气若兰,惑羡滑如玉。
堪笑饷中书,绝不厌更仆。
幽人隐山中,清宵带月掬。
拾叶煮松间,一啜赤牙馥。
寄语试泉人,尤宜致一斛。
这首诗描绘了第二泉的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充满了对泉水的赞美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诗中以“湖边九龙蟠”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源头的壮观景象,仿佛九条龙盘踞在湖边,灵液从龙腹中倾泻而出,充满神秘与活力。接着,“石罅是谁浚,一泓千载蓄”,诗人赞叹这清澈的泉水自古以来就静静地蓄积在岩石缝隙之中,历经千年而不衰。
“秋晚滴螭吻,清响拟琴筑。春晓泛岩花,碧空云影蹙。”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泉水四季变换的美妙景象。秋天傍晚,泉水滴落在螭吻之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是琴筑的回响;春天清晨,泉水泛起岩花,映照着碧空中的云影,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泉水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陆子一品题,俗人散污渎。瓶罂终古汲,源深水常绿。”这里提到陆子(可能是指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大师)曾经为泉水题名,并赞赏其品质高洁,而普通人则往往污染水源。这一对比强调了泉水的珍贵与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诗人还描述了人们自古以来一直使用瓶子和陶罐从泉水中汲取清水,泉水的源头深邃而清澈,永远保持着生命的活力。
“或称气若兰,惑羡滑如玉。堪笑饷中书,绝不厌更仆。”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泉水品质的赞誉,将其比作兰花的香气和玉石的光滑,同时也讽刺了一些人对泉水的贪得无厌,即使得到了最好的泉水,仍然不满足。
最后,“幽人隐山中,清宵带月掬。拾叶煮松间,一啜赤牙馥。”诗人想象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人,在清冷的夜晚,带着月光,从泉水中取水饮用,甚至在松林间拾取松叶煮水,享受泉水带来的独特香气。这种生活充满了宁静与和谐,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寄语试泉人,尤宜致一斛。”诗人以一句温馨的寄语结束,鼓励那些品尝泉水的人们,应该珍惜并尽可能多地获取泉水,表达出对泉水的珍视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第二泉的自然景观、历史故事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描绘,展现了泉水的美丽与价值,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