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伏从来事不遥,无何平地起青霄。
才到青霄却平地,门对古槐空寂寥。
倚伏从来事不遥,无何平地起青霄。
才到青霄却平地,门对古槐空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主题。诗人以“倚伏”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易经》中的概念,“倚伏”即指事物的依存与变化,暗示人生的起伏不定。接着,“从来事不遥”,强调世事变迁之迅速,仿佛就在一瞬之间。
“无何平地起青霄”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生中突如其来的变故或机遇,就像原本平静的土地上,瞬间崛起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寓意着命运的转折点可能在不经意间降临。
“才到青霄却平地”,则揭示了人生的另一面——即使曾经达到高峰,也可能很快归于平凡。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最后,“门对古槐空寂寥”以景结情,通过描写面对古槐时的寂静与孤独,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捉摸不定的感慨。古槐作为古老的象征,与“空寂寥”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沧桑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中的起伏与变化,以及面对无常命运时的内心感受,具有较强的启示性和艺术感染力。
荒哉帝舜祠,远薄虞山下。
峭石矗垣墉,香风袭兰麝。
姜侯携我至,八桂清秋暇。
秋色伤客心,往事转惊讶。
有洞不闻韶,南薰自台榭。
是时苍梧野,荒僻堪梦怕。
崩殒固莫详,庙享配禋蜡。
人心本至公,万古泣遗化。
祖龙死沙丘,泯泯如长夜。
岂徒血食废,恨不躬唾骂。
善恶久弥章,有同日烧夏。
何哉三季主,嗜酖忘啖炙。
再拜出庙门,作诗聊慰藉。
青山盘盘俯溪水,乱石平沙露洲渚。
扁舟一叶泊渔矶,老树秋声作龙语。
何人读书坐船头,投竿罢钓丝纶收。
小童吹火芦苇湿,酒香鱼美无閒愁。
向晚天寒斜日暝,云敛风轻波影净。
倦来抛书动清酌,吴歌越歌不堪听。
我生欲效张志和,头戴箬笠被青蓑。
非熊梦断心已寂,自甘衰老将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