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其三》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其三》全文
宋 / 陆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前来楼子妙凌空,若比今生是下中。

曾与阿衡调鼎铉,拟教周昉画屏风。

再生桧老无多绿,四季花凡一饷红。

认得洛阳人未识,信知天地有奇功。

(0)
鉴赏

这首诗以“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之三为题,作者为宋代的陆佃。诗中描绘了一幅楼阁高耸、俯瞰万物的景象,将眼前的景致与前世今生进行了对比,流露出一种超脱于尘世的豁达与感慨。

首句“前来楼子妙凌空”,以“楼子”起笔,巧妙地营造出一种高远、超脱的意境,仿佛诗人正站在一座高楼上,俯瞰着整个世界,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角和心境。

接着,“若比今生是下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将眼前的景象与“今生”的平凡进行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特别感受,以及对生命中不同阶段的不同体验的思考。

“曾与阿衡调鼎铉,拟教周昉画屏风”两句,运用典故,借用了古代调鼎的比喻和画家周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生活乃至人生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艺术的热爱,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再生桧老无多绿,四季花凡一饷红”则转向自然界的描写,通过“再生桧”与“四季花”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生命的循环与短暂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珍贵。

最后,“认得洛阳人未识,信知天地有奇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叹。这里的“洛阳人”可能象征着世俗的观念或已知的世界,而“天地有奇功”则强调了自然界和宇宙间隐藏的奥秘与力量,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

作者介绍
陆佃

陆佃
朝代:宋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猜你喜欢

十姊妹·其一

花姑种艳本连枝,次第妖红赋比儿。

赵氏未应誇女弟,杨家宁许赛诸姨。

锦屏风飐齐回首,绣幕春深巧斗眉。

一样朱颜拚共嫁,争须五色认牵丝。

(0)

思归

慕义名空在,输忠孝不全。

报恩无有日,归国定何年?

(0)

题高彦敬画二轴·其二

万木纷然摇落后,唯馀碧色见松林。

尚书雅有冰霜操,笔底时时寄此心。

(0)

范蠡

功成身退任夷犹,似水臣心何去留。

识得扁舟五湖趣,纵然宦海亦轻鸥。

(0)

冬夜不寐

月照疏棂静,灯残暗坠红。

寒深茶有味,病久药无功。

嘹呖遥天雁,悠扬远寺钟。

更长浑不寐,万虑一时空。

(0)

临江王节士歌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秋思不可裁。

复带秋风来。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纨。

节士慷慨发冲冠。弯弓挂若木。长剑竦云端。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