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清化山》
《题清化山》全文
宋 / 许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霜钟清彻隔村闻,南渡横塘晓色分。

浅浅溪流涵白石,微微山路入青云。

劳生已负林泉约,薄宦空增世俗纷。

见说定香无受想,为祛尘惑借馀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īnghuàshān
sòng / ānshì

shuāngzhōngqīngchècūnwénnánhéngtángxiǎofēn

qiǎnqiǎnliúhánbáishíwēiwēishānqīngyún

láoshēnglínquányuēbáohuànkōngzēngshìfēn

jiànshuōdìngxiāngshòuxiǎngwèichénhuòjièxūn

注释
霜钟:寒冷季节的钟声,清脆而透彻。
南渡:从南边渡过河流。
薄宦:微薄的官职,指官位不高。
定香:佛教中的香气,据说能使人内心平静。
尘惑:尘世的迷惑或烦恼。
翻译
霜钟的声音清亮,隔着村庄都能听见,清晨渡过横塘,景色开始分明。
溪水浅浅,白石清晰可见,蜿蜒小路通向青云之巅。
忙碌的生活辜负了隐居山林的约定,微薄的官职徒增世俗的纷扰。
听说定香能让人无欲无念,我借此来驱除尘世的困惑和烦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体现。"霜钟清彻隔村闻,南渡横塘晓色分"两句设定了一种清晨的田园景致,霜钟声清脆而又远离,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意境。"浅浅溪流涵白石,微微山路入青云"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纯净,溪水轻柔地抚摸着白石,山路曲折而又迷人。

然而,诗人的心境并非完全沉浸在这宁静之中。他提到"劳生已负林泉约,薄宦空增世俗纷",表明他对忙碌的生活和职场的不满,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或者解脱。

最后两句"见说定香无受想,为祛尘惑借馀熏"表达了诗人通过佛教修行,特别是通过佛香来净化心灵、消除世间的迷惑和烦恼。这里的"定香"可能指的是一种专门用于冥想或宗教仪式的香料,"馀熏"则意味着借助这种香气来帮助冥想或净化心灵。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精神寄托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作者介绍

许安世
朝代:宋

许安世(一○四一~一○八四),字少张,襄邑(今河南睢县)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宋历科状元录》卷四)。调郓州观察推官。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为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吏房公事。八年,出签书濠州判官厅公事(《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五之四二)。元丰三年(一○八○)为梓州路转运判官。七年,卒于黄州,年四十四。《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八有传。今录诗四首。
猜你喜欢

赠无本上人

往年吟月社,因乱散扬州。

未免无端事,何妨出世流。

洞庭禅过腊,衡岳坐经秋。

终说将衣钵,天台老去休。

(0)

寄许州清古

北来儒士说,许下有吟僧。

白日身长倚,清秋塔上层。

言虽依景得,理要入无徵。

敢望多相示,孱微老不胜。

(0)

闻尚颜下世

岳僧传的信,闻在麓山亡。

郡有为诗客,谁来一影堂。

梦休寻灞浐,迹已绝潇湘。

远忆同吟石,新秋桧柏凉。

(0)

怀从弟

孤窗烛影微,何事阻吟思。

兄弟断消息,山川长路岐。

日沈栖鹤坞,霜著叫猿枝。

可想为怀抱,多愁多难时。

(0)

晋.郭璞脱襦

吟坐因思郭景纯,每言穷达似通神。

到头分命难移改,解脱清襦与别人。

(0)

送梁侍御巡永州

萧萧江雨暮,客散野亭空。

忧国天涯去,思乡岁暮同。

到时猿未断,回处水应穷。

莫望零陵路,千峰万木中。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