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无本上人》
《赠无本上人》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往年吟月社,因乱散扬州。

未免无端事,何妨出世流。

洞庭禅过腊,衡岳坐经秋。

终说将衣钵,天台老去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běnshàngrén
táng /

wǎngniányínyuèshèyīnluànsànyángzhōu
wèimiǎnduānshìfángchūshìliú

dòngtíngchánguòhéngyuèzuòjīngqiū
zhōngshuōjiāngtiāntáilǎoxiū

注释
往年:过去的岁月。
吟月社:一个以赏月吟诗为活动的社团。
因乱:因为战乱。
散扬州:分散到了扬州地区。
未免:免不了。
无端事:没有来由的麻烦事。
何妨:为什么不。
出世流:指避世、超脱世俗的人。
洞庭:洞庭湖,中国著名淡水湖。
禅过腊:在寺院中修行度过腊月,腊月指农历十二月。
衡岳:衡山,中国五岳之一。
坐经秋:静坐修养经过了整个秋天。
终说:最终决定。
将衣钵:传递佛法和衣钵,比喻传道授业。
天台:天台山,中国名山之一。
老去休:在那里终老,休指结束、终老。
翻译
往昔在月下吟诗的社团,因战乱而四散到了扬州。
难免遇到些无端的烦心事,何不顺应时势,做个避世之人。
曾在洞庭湖畔度过寒冬腊月,又在衡山静坐度过了秋天。
最终还是选择传授衣钵,于天台山终老此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赠无本上人》。诗中融合了对往昔月社聚会时光的回忆与对当下世事的超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出家修行、远离尘世的向往。

首句“往年吟月社,因乱散扬州”表明过去在月亮之下的集会因为战乱而解散,扬州也随之陷入混乱。接着,“未免无端事,何妨出世流”则显露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的无奈与超脱的心态,似乎对一切尘世的牵绊都持有一种接受的姿态。

中间两句“洞庭禅过腊,衡岳坐经秋”描绘了一幅清净的山水画面。诗人或许在洞庭湖畔修行,在寒冷的腊月里体验禅意;而后来又坐在衡岳之巅,静坐至深秋。这里所展现的是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最后两句“终说将衣钵,天台老去休”则表明诗人最终的决心——要披上僧服,携带钵盂,前往天台山(通常指的是中国浙江省天台县一带,以佛教文化著称),在那里安度晚年。这里的“将衣钵”指的是准备出家为僧,“老去休”则表达了一种对尘世的彻底放下与对精神修养的终极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顾、对现实的超脱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清净自在的生命状态的追求。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五杂组·其三

五杂组,三春花。往复还,大道车。不获已,坏白麻。

(0)

辞春送月

惊风过雨欲黄昏,窈室空劳物象喧。

忽使禽忙交傍屋,颇疑龙战共倾盆。

摩云顶上飘愁思,垂露崖边滴翠痕。

寂寂羁人心眼外,辞春送月两销魂。

(0)

初二至初四三夜皆火

桂城红焰舞烟楼,时向龙泉映斗牛。

曲突空怀薪徙意,炎冈每抱玉焚愁。

祝融尽攘三春德,禆灶难依四国谋。

颇怪苍生皆赤子,谁同黔首日焦头。

(0)

阴雨连旬诗以懊之八首·其五

湘娥留恨滴,万点出虞山。

古意销沉处,今人盼望间。

羁心云里绊,寒泪雨中潸。

不用悲风发,相看自苦颜。

(0)

念七早望烟景全收奇峰亦渐豁矣

山心知我好灵奇,幻景齐归风雨时。

始至相看犹偃蹇,稍深忘倦共迷离。

此时坐对烟溪上,殊形诡意争来向。

峥嵘列岫假神工,突兀孤峰凭鬼匠。

须臾影国变疑城,云收雾卷碧霄清。

五夜微霜林外白,寒空晓日数峰生。

奔湍稍定峰渐豁,水色山光同洗抹。

倦眼初逢物象新,大钧仍许阴阳割。

割去天边剩目形,众山皆醉我独醒。

微吟漫倚扁篷立,笔落还摇万点青。

(0)

十四日至太平却望

閒云潭影共斜晖,孤堞遥遥傍紫微。

鹄面犹存形貌改,虎冠初去禁条稀。

未知南雁来何往,且看东流去日归。

倒极愁心翻若喜,霜翎懒向纥干飞。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