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四日至太平却望》
《十四日至太平却望》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閒云潭影共斜晖,孤堞遥遥傍紫微。

鹄面犹存形貌改,虎冠初去禁条稀。

未知南雁来何往,且看东流去日归。

倒极愁心翻若喜,霜翎懒向纥干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太平返回途中所见的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閒云潭影共斜晖”,以“閒云”与“潭影”共同映照在夕阳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孤堞遥遥傍紫微”一句,将视角转向远处的城墙,与天空中的紫色星辰相呼应,增添了一种辽阔与神秘感。

“鹄面犹存形貌改”这一句,通过对比鹄鸟的外貌虽未改变,但其内在状态或情感已有所变化,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转变或思考。紧接着,“虎冠初去禁条稀”则可能象征着诗人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状态,或是对过去规则的反思与超越。

“未知南雁来何往,且看东流去日归”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程的感慨。南雁的去向未知,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探索精神;而东流的河水则似乎在告诉人们,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的,如同日复一日的东流不息。

最后,“倒极愁心翻若喜,霜翎懒向纥干飞”这两句,以奇特的想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情。一方面,他可能因某些事情感到忧愁或困惑(“倒极愁心”),但另一方面,这种情绪又转化成了喜悦或解脱(“翻若喜”)。霜翎代表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坚持或执着,而“懒向纥干飞”则可能是对某种传统或习惯的放弃,暗示着一种新的开始或转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枕碧楼

三间斋阁两间楼,曲榭相通景各投。

拾级不嫌高可到,开窗恰喜绿方稠。

云来气韵增生动,风过音声解荡流。

淡抹浓妆浑欲滴,遇欣所以异清秋。

(0)

对瀑

山中非无泉,酾流率入地。

因卑导以渠,垂崖数丈计。

其下搆书舍,恍似香炉对。

绨心去岁创,断手今年既。振鹭落檐间,?濈砰泠泌。

曰色万象涵,曰声五音备。

初念因之欣,继念因之愧。

何如付苍岩,无营以为贵。

(0)

得一书屋

书屋背山临水成,芸编插架足陶情。

因之絜矩清宁撰,拟议非关浪与名。

(0)

木兰携回鹿脯分赐王公卿士虽云例事辄复成章

塞外返秋蒐,驮来鹿脯稠。

盈非大庖计,恩欲庶官周。

熟荐均荣赐,欢言共卜庥。

车攻缅复古,宁为鲁公求。

(0)

孟冬时享太庙

午门严左鼓,庙享致钦崇。

思孝奉先切,维亲执事同。

万年福绵奕,三献乐冲融。

僾忾宁常语,诚知一脉通。

(0)

秋麦

夏霖犹积润,秋麦易为萌。

纵慰明年望,宁忘今岁情。

驰驱禁蹂躏,高下总滋荣。

调幕繄谁责,凭舆祇愧生。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