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七早望烟景全收奇峰亦渐豁矣》
《念七早望烟景全收奇峰亦渐豁矣》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山心知我好灵奇,幻景齐归风雨时。

始至相看犹偃蹇,稍深忘倦共迷离。

此时坐对烟溪上,殊形诡意争来向。

峥嵘列岫假神工,突兀孤峰凭鬼匠。

须臾影国变疑城,云收雾卷碧霄清。

五夜微霜林外白,寒空晓日数峰生。

奔湍稍定峰渐豁,水色山光同洗抹。

倦眼初逢物象新,大钧仍许阴阳割。

割去天边剩目形,众山皆醉我独醒。

微吟漫倚扁篷立,笔落还摇万点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以及其内心的感受。诗中的“山心知我好灵奇”表达了山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山似乎理解并欣赏作者对奇异景色的喜爱。“幻景齐归风雨时”则描绘了风雨交加时,山中景象的奇幻变化。

接下来的几句“始至相看犹偃蹇,稍深忘倦共迷离”描述了作者初到山中时的观察和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沉浸于山中美景之中,忘记了旅途的疲惫,与自然融为一体。“此时坐对烟溪上,殊形诡意争来向”则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独特的形状和神秘的氛围。

“峥嵘列岫假神工,突兀孤峰凭鬼匠”赞美了山峰的雄伟壮观,仿佛是大自然的神工鬼斧之作。“须臾影国变疑城,云收雾卷碧霄清”描绘了云雾散去后,天空变得清澈,山影仿佛变成了城市,景象令人惊叹。

“五夜微霜林外白,寒空晓日数峰生”展示了夜晚降霜后的山林景象,以及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山峰,展现出不同的季节变换之美。“奔湍稍定峰渐豁,水色山光同洗抹”描绘了水流逐渐平静,山峰显露真容,水色与山光相互映衬,呈现出一种洗尽铅华的纯净美。

最后,“倦眼初逢物象新,大钧仍许阴阳割”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观察后,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宇宙规律的敬畏。“割去天边剩目形,众山皆醉我独醒”则以对比的方式,强调了作者的清醒与独立思考,而其他山峦似乎沉浸在自然美景中,只有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上李郎中嘉言二首·其二

桐川出幽谷,等彼江汉深。

修然一派横,清澈寒士心。

有时对日光,圭棱灿星金。

沙砾谩自苦,安能蔽清泠。

我行正寒风,欲涤如烦襟。

念彼濯缨人,千载求知音。

(0)

薛端明挽章三首·其二

谏诤严凝地,论思咫尺天。

直弦宜问俗,曲突却临边。

儒道终期用,皇威可得宣。

视仪虽两地,难到玉阶前。

(0)

宿苏坊

客久嚣尘外,冬深驿舍前。

乱山宽处日,野水暮时烟。

契分新篘酒,生涯旧物毡。

悠然归兴动,依约探梅天。

(0)

赵知宗挽诗三首·其三

汇水誇同邑,桐江事事贤。

骨寒谁与地,言重却笺天。

游宦常千里,归来共一川。

西门今日路,忍泪入资延。

(0)

春问湖庄

问讯湖庄事,经年意若何。

为渠魂入梦,老我鬓添皤。

雪霁春应好,山明水渐多。

遣儿徵仆役,除道莫蹉跎。

(0)

雨行宿高冈人家戏成口号

过了一坡更一坡,中间田道水成涡。

雨来更骤担肩重,泥滑不休行步多。

奈老杉松犹偃蹇,趋时桃李暂蹉跎。

炊烟恋屋不肯出,夜宿人家烧薜萝。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