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叩石洞,崭绝何从登。
天开一间路,崖列两连屏。
有水泠泠来,委蛇贯中行。
五丁修磴道,引步若余迎。
昏暮坐危阁,萧飕风雨声。
不知身何许,似有通山灵。
晨兴穷所历,石转泉逾清。
绝顶一带垂,方诸函明泓。
想当春夏交,雪练输浮轻。
欲去重倚徙,拳石提蒲生。
归与置窗几,聊以志馀情。
我来叩石洞,崭绝何从登。
天开一间路,崖列两连屏。
有水泠泠来,委蛇贯中行。
五丁修磴道,引步若余迎。
昏暮坐危阁,萧飕风雨声。
不知身何许,似有通山灵。
晨兴穷所历,石转泉逾清。
绝顶一带垂,方诸函明泓。
想当春夏交,雪练输浮轻。
欲去重倚徙,拳石提蒲生。
归与置窗几,聊以志馀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侨的《游石洞》,描绘了作者游历石洞的所见所感。首句“我来叩石洞”开门见山,表达了探访的好奇与期待。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崭绝何从登”和“天开一间路”展现了石洞险峻而神秘的入口,以及自然的巧妙安排。
“有水泠泠来,委蛇贯中行”描绘了泉水潺潺流过的情景,增添了洞内的生动气息。“五丁修磴道,引步若余迎”则寓言般地叙述了古人开辟道路的艰辛,仿佛在欢迎来访者。
“昏暮坐危阁,萧飕风雨声”写出了傍晚时分坐在高阁的感受,风雨声增添了洞内环境的孤寂与深邃。诗人通过“不知身何许,似有通山灵”表达出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洞中灵气的感知。
“晨兴穷所历,石转泉逾清”描述了清晨探索的清新景象,泉水更加清澈,石径蜿蜒。最后两句“绝顶一带垂,方诸函明泓”描绘了石洞顶部的奇特景观,想象春夏之际,冰雪融化,如练轻盈。
诗人游历后心生留恋,“欲去重倚徙”,不舍离去,甚至发现“拳石提蒲生”,暗示着洞中的生命力。最后,他决定将这次经历带回,通过“归与置窗几,聊以志馀情”表达对这段旅程的珍视和回忆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洞的自然之美,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晓出城西门,荡漾官河艇。
朝光散晴旭,露气拥高迥。
潮上洲渚没,棹发六飞骋。
前岑献奇状,心目快引领。
青山如故人,登涉在俄顷。
嗟哉二三子,怜我足力逞。
舍舟入苍翠,一径林木静。
阴藓护危栈,古藤落眢井。
映带列桧杉,青黄熟梅杏。
古师安禅处,神物伏精猛。
山灵诡异工,幻迹一扫屏。
孤塔灰劫余,傲兀立峰顶。
后岩古华藏,稍复毗卢境。
泛观盛衰际,何物得修永。
道人出迎客,一笑具羞茗。
清谈竟终日,毛骨洒然冷。
群鸟亦知还,微阳下西岭。
遄归弗成寐,张灯酌南癭。
急雨何方来,清声杂蛙黾。
鄙言讵成章,聊假管城颖。
《洪武庚申夏四月登玉山顶时雅上人适迁华藏于》【明·吕诚】晓出城西门,荡漾官河艇。朝光散晴旭,露气拥高迥。潮上洲渚没,棹发六飞骋。前岑献奇状,心目快引领。青山如故人,登涉在俄顷。嗟哉二三子,怜我足力逞。舍舟入苍翠,一径林木静。阴藓护危栈,古藤落眢井。映带列桧杉,青黄熟梅杏。古师安禅处,神物伏精猛。山灵诡异工,幻迹一扫屏。孤塔灰劫余,傲兀立峰顶。后岩古华藏,稍复毗卢境。泛观盛衰际,何物得修永。道人出迎客,一笑具羞茗。清谈竟终日,毛骨洒然冷。群鸟亦知还,微阳下西岭。遄归弗成寐,张灯酌南癭。急雨何方来,清声杂蛙黾。鄙言讵成章,聊假管城颖。
https://shici.929r.com/shici/LgLdS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