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凤攀龙俱壮哉,羊裘甘着隐尘埃。
烟霞不放声名出,雨露谁将物色来。
九鼎欲教高士重,一丝须系客星回。
茫茫今古乾坤里,弗见云台见钓台。
附凤攀龙俱壮哉,羊裘甘着隐尘埃。
烟霞不放声名出,雨露谁将物色来。
九鼎欲教高士重,一丝须系客星回。
茫茫今古乾坤里,弗见云台见钓台。
这首诗《钓台》由明代诗人何荆玉所作,通过对“钓台”这一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高士人格的赞美。
首联“附凤攀龙俱壮哉,羊裘甘着隐尘埃”,以“附凤攀龙”比喻追求功名富贵,而“羊裘甘着”则描绘了隐士甘于淡泊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推崇。
颔联“烟霞不放声名出,雨露谁将物色来”,通过“烟霞”和“雨露”的自然景象,象征着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滋养,暗示了真正的名声与价值并非外界所能轻易赋予,而是内在精神世界的体现。
颈联“九鼎欲教高士重,一丝须系客星回”,运用“九鼎”这一古代象征权力与尊贵的器物,以及“客星”这一天文学概念,表达了对高士人格的敬仰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隐士虽远离尘嚣,但其精神影响深远,如同星辰般指引后人。
尾联“茫茫今古乾坤里,弗见云台见钓台”,以“云台”与“钓台”相对照,前者通常与功勋显赫的英雄相关联,后者则代表了隐逸之士的生活。此联强调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真正的价值与影响往往体现在那些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身上,而非仅仅依赖于外在的荣誉与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高士人格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
借君妙意写筼筜,留与诗人发吟讽。
轩裳大炉鞲,陶冶一世人。
从横落模范,谁复甘饥贫。
可怜方回痴,初不疑嘉宾。
颇念怀祖黠,嗔儿与兵姻。
失身堕浩渺,投老无涯垠。
回看十年旧,谁似数子真。
孙郎表独立,霜戟交重闉。
深居不汝觌,岂问亲与邻。
连枝皆秀杰,英气推伯仁。
我从海外归,喜及崆峒春。
新年得异书,西郭有逸民。
小孙又过我,欢若平生亲。
清诗五百言,句句皆绝伦。
养火虽未伏,要是丹砂银。
我家六男子,朴学非时新。
诗词各璀璨,老语徒周谆。
愿言敦宿好,永与竹林均。
六子岂可忘,从我屡厄陈。
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栋姿。
天骥堕地走,万里端可期。
世无阿房宫,下建五丈旂。
又无穆天子,西征燕瑶池。
才大古难用,老死亦其宜。
丈夫恐不免,岂患莫己知。
公如松与骥,少小称伟奇。
俯仰自廊庙,笑谈无羌夷。
清朝竟不用,白首仍忧时。
愿斩横行将,请烹乾没儿。
言虽不见省,坐折奸雄窥。
嗟我去公久,江湖生白髭。
归来耆旧尽,零落存者谁。
比公嵇中散,龙性不可羁。
疑公李北海,慷慨多雄词。
凄凉《五君咏》,沉痛《八哀诗》。
邪正久乃明,人今属公思。
九原不可作,千古有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