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麦中熟,饼饵不充口。
老农畏冬旱,薄雪未覆亩。
骄阳引狂风,三白知应否。
久晴车牛通,薪炭家家有。
唯有口腹忧,此病谁能救。
达官例谋身,一醉日自富。
尚应天悯人,云族朝来厚。
飞花得盈尺,一麦可平取。
今年麦中熟,饼饵不充口。
老农畏冬旱,薄雪未覆亩。
骄阳引狂风,三白知应否。
久晴车牛通,薪炭家家有。
唯有口腹忧,此病谁能救。
达官例谋身,一醉日自富。
尚应天悯人,云族朝来厚。
飞花得盈尺,一麦可平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欲雪》,描绘了农民在丰收季节却面临冬旱和粮食不足的困境。诗中通过"今年麦中熟,饼饵不充口"表达了农民对粮食的渴望,"老农畏冬旱,薄雪未覆亩"则反映出他们对降雪的期盼,因为薄雪能缓解干旱。"骄阳引狂风,三白知应否"暗示天气变化不定,令人担忧。
诗人对比了达官贵人的生活态度,他们"一醉日自富",而百姓却为生计忧虑,"唯有口腹忧,此病谁能救"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感慨。然而,诗人也寄希望于上天的怜悯,"尚应天悯人,云族朝来厚",期待云层增厚带来雪兆。
最后两句"飞花得盈尺,一麦可平取"描绘了积雪覆盖麦田的场景,象征着丰收的可能,表达了农民对雪后丰收的期待。整首诗以农民的视角,展现了社会贫富差距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公正与同情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