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亭疏柳映鞦韆,马上人家谷雨前。
几树枪旗茶靃靡,一溪鳞甲水潺湲。
莺期别后闻馀哢,蚕候归来见小眠。
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
短亭疏柳映鞦韆,马上人家谷雨前。
几树枪旗茶靃靡,一溪鳞甲水潺湲。
莺期别后闻馀哢,蚕候归来见小眠。
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行经三衢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短亭疏柳映鞦韆”,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幅春日郊野图景:短亭旁稀疏的柳树与鞦韆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接下来,“马上人家谷雨前”一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着谷雨将至,预示着农事即将开始。
“几树枪旗茶靃靡,一溪鳞甲水潺湲”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茶园与溪流的景象。几株嫩绿的茶树如同枪旗般挺立,溪水中波光粼粼,仿佛鱼鳞一般闪烁,溪水缓缓流淌,发出潺潺之声,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莺期别后闻馀哢,蚕候归来见小眠”两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黄莺在别离之后,留下余音绕梁;蚕儿在忙碌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可以稍作休息,展现出自然界中生命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西湖上的满月,本是极美的景色,但因某种原因未能欣赏,留下了遗憾。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情观察。
三世如来所说,开遮或擒或纵。
一切微尘句偈,只明众生日用。
譬如一室千灯,其光不杂不共。
无色天女击鼓,四大部洲头痛。
一切智智清净,开合不成痕缝。
钦禅一等行脚,莫听虏子取奉。
若说有法可传,但作眼见鼻孔。
云南老人老无力,藜杖支腰陇头立。
道逢蜀客话平生,时复仰天长太息。
自言贯属泸水湄,泸水边徼滨獠夷。
夷人之性类蛇豕,频肆毒螫为疮痍。
十五年前多寇盗,一境骚然不相保。
民禾收刈虏人家,戎马偷衔汝江草。
近来风俗都变移,卷却旌旂张酒旂。
牛羊村落晚晴处,烟火楼台日暮时。
两眼昏花两鬓雪,喜见升平好时节。
茅屋横吹一笛风,野店携归半瓶月。
问翁致此何因缘,道是江阳太守贤。
鼓琴弦歌不生事,十年静治安吾边。
郑国国侨去已久,谁信人间准前有。
异日刊为德政碑,请问云南陇头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