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舟维杨柳堤,手攀杨柳立多时。
汉儿快意歌荷叶,越女含愁舞柘枝。
月湿江花和露泫,潮摇淮树带风悲。
长亭一夜浑无寐,与客传杯更和诗。
薄暮舟维杨柳堤,手攀杨柳立多时。
汉儿快意歌荷叶,越女含愁舞柘枝。
月湿江花和露泫,潮摇淮树带风悲。
长亭一夜浑无寐,与客传杯更和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开篇两句“薄暮舟维杨柳堤,手攀杨柳立多时”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停泊在杨柳依依的堤岸边,手持杨柳久久伫立的情景,通过这样的描写传递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汉儿快意歌荷叶,越女含愁舞柘枝”则是对周围环境和人物状态的观察。其中“汉儿”指的是北方人,他们在碧绿的荷叶间尽情地唱着歌;而“越女”则是南方女子,她们在轻柔摇曳的柘枝下带着忧愁跳起舞来。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南北文化的不同风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片段的细腻观察。
“月湿江花和露泫”一句,则是对夜景的描绘。这里的“月湿”形容了一种柔和的月光,透过水气将花朵都渲染得湿润起来。这是一幅诗意盎然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紧接着,“潮摇淮树带风悲”一句,则转换了氛围。潮汐摇曳着河岸旁的树木,似乎也带上了某种哀愁。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
最后,“长亭一夜浑无寐,与客传杯更和诗”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一座长亭中度过一个安静而又略带忧愁的夜晚。他们手持酒杯,互相传递,同时也对诗歌进行交流,这种境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也不免让人感到一些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描绘,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景物巧妙地融合,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生活片段。
千戈万槊拥笓篱,九日清樽岂复持。
官事无穷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
逍遥琼馆真堪羡,取次尘缨未可縻。
迨此暇时须痛饮,他年长剑拄君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