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翳藤袅风,洒澡松助雨。
幽抱逼池光,妙趣味禽语。
愚岂异曩日,优惟绝浮慕。
当有来者知,泉石良可抚。
拂翳藤袅风,洒澡松助雨。
幽抱逼池光,妙趣味禽语。
愚岂异曩日,优惟绝浮慕。
当有来者知,泉石良可抚。
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汪炎昶的作品,名为《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其八)咏愚亭》。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生命智慧的深刻感悟。
首句“拂翳藤袅风”中的“拂翳”,意指轻拂、覆盖;“藤袅”,则是形容藤蔓缠绕的样子,整体表达了自然界中生长繁茂的植物与和煦春风相互作用的情景。接下来的“洒澡松助雨”则是进一步描绘树木在雨水中的姿态,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细微之处的观察。
其次,“幽抱逼池光”、“妙趣味禽语”两句,是对山谷中清泉与动物生活的一种生动描述。这里“幽抱”,意味着深藏或紧拥;“逼池光”,则是说水光映照在周围的环境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而“妙趣味禽语”则通过听觉上的感受,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中的生命活力。
诗人随后转向内省,表达了对往昔日子的回忆与反思。“愚岂异曩日”,这里的“愚”,有愚笨之意,可能是指自己曾经不够智慧或理解;“优惟绝浮慕”则是一种超脱物外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情感的割舍与超然。
最后,“当有来者知”,这里“来者”,意为后来的行者,即将要到访此地的人;“泉石良可抚”,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赞美之词,表达了诗人希望后来者能够理解并感受到这份自然之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明妃生照楚江清,艳比天边明月明。
尚愁金屋污仙骨,绝代岂为呼韩生。
龙堆雪卷黄沙雨,偏著春风双黛妩。
定知造物惜红颜,故使漂零擅千古。
君不见邯郸人家施薄朱,暮倚市门朝佩珠。
可怜光采霸天下,何恨当年卫子夫。
述德真能溯本原,断无失节晦翁孙。
贼中齧齿胸终决,劫后归元发仅存。
剩有遗书慰亲舍,长留正气壮师门。
四方会葬衣如缟,牛首新阡尽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