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身春共瘦,独立望江亭。
越水荒荒白,吴山了了青。
军降欣解甲,民喜罢抽丁。
拍碎阑干曲,吞声血泪零。
吟身春共瘦,独立望江亭。
越水荒荒白,吴山了了青。
军降欣解甲,民喜罢抽丁。
拍碎阑干曲,吞声血泪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战乱之中的人物,感叹着春天的消瘦与独立地望向江边的亭子。"越水荒荒白"写出了江水的辽阔与波涛的壮观,而"吴山了了青"则展现了远处山峦的苍翠。
诗人通过"军降欣解甲,民喜罢抽丁"表达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景象。"拍碎阑干曲"可能是对过去战乱生活的一种比喻,而"吞声血泪零"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悲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战争结束后的和平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苦难的回忆。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与时代变迁的佳作。
未到重阳,秋色今年何早。报篱前、菊花开了。
黄英紫萼,带霜风清晓。赠盈筐、枝枝香袅。
移来小径,却值素心人到。发新醅、霜螯正好。
请君仔细,与花神倾倒。最难逢、掀髯一笑。
润逼轻寒,潜敲细响,愁里霏霏朝暮。
洒入帘衣,刚被回风邀住。
迷断了、芳草汀洲,谁唤赳、云鸠江浦。
逗星星、船尾渔灯,烟蓑零落夜塘路。
闲情千缕万缕,都付空烟织暝,晚潮争渡。
一片颓云,还锁雨山眉妩。
料今夜、梦到池塘,问树杪、飞泉何处。
只卖花、门巷深深,小楼八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