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咏二十首·其七》
《感咏二十首·其七》全文
明 / 李时行   形式: 古风

我有一宝剑,千金价无比。

霜锷可吹毛,独抱未尝试。

几欲报明恩,杀仇向燕市。

出入少年场,所恨无知己。

携向咸阳去,杯酒徒为尔。

岁晚复归来,深藏应有俟。

终遇同心人,一骋游侠志。

(0)
鉴赏

此诗《感咏二十首(其七)》由明代诗人李时行创作,通过描绘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剑,以及主人公对知音的渴望和对侠义精神的追求,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我有一宝剑,千金价无比”,开篇即以宝剑的非凡价值引出主题,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于独特才能或身份的自豪与珍视。接着,“霜锷可吹毛”一句,不仅描述了宝剑锋利无比的特点,更暗喻了主人公锐意进取、不畏艰难的性格。然而,“独抱未尝试”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遗憾,仿佛宝剑虽好,却无人能识其真谛,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与期待跃然纸上。

“几欲报明恩,杀仇向燕市”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侠义之心。他渴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报答恩人,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为正义而战。这种豪情壮志与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子的理想与抱负。

“出入少年场,所恨无知己”表达了主人公在社交场合中虽才华横溢,却难以找到真正理解和支持自己的朋友。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思,也反映了个人在群体中的孤立感与寻求认同的心理需求。

“携向咸阳去,杯酒徒为尔”一句,似乎预示着主人公将带着宝剑踏上未知的旅程,或许是为了寻找那个能够欣赏并珍惜他才能的知己。这一句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不确定性的感慨。

最后,“岁晚复归来,深藏应有俟”表明主人公虽然经历了种种波折,但并未放弃寻找知音的决心。他选择将宝剑深藏,等待着那个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它的人的到来。这既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也是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终遇同心人,一骋游侠志”则是全诗的高潮与结局,表达了主人公最终会遇到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并得以实现心中那份侠义之志的愿望。这一句不仅给人以温暖与鼓舞,也展现了人性中对于友情与理想的不懈追求。

综上所述,《感咏二十首(其七)》通过宝剑这一象征物,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社会理想与人生哲学,展现了李时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李时行
朝代:明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猜你喜欢

叠部署观莲韵答未斋兼呈桂洲二公

暂止浇花雨复鸣,两花中着几先生。

逢场热闹观无相,欲语娇娆似有情。

君子比公莲茂叔,隐沦学我菊渊明。

浅红看过深黄看,岂但区区爱节名。

(0)

贺银台张东瀛先生生孙

庚寅孟秋月将望,东瀛先生始抱孙。

定应滚滚延公相,莫厌频频罄酒樽。

庭桂阶兰随意长,犀钱玉果可胜论。

赠诗不愧徐卿子,天上麒麟下紫垣。

(0)

次韵见素司寇送大廷尉郑山斋先生之陕右二首·其一

江右相逢记昔年,谁将只手欲扶颠。

素翁自尔同云卧,圣主招来上钓船。

昨夜法星辞帝座,秋光评品带秦川。

愁闻司寇归休疏,未到丕时得稳眠。

(0)

和郑伯兴上陵三首·其二次陪祭茂陵韵

北极高齐天寿山,何当与尔同追攀。

五岳拱如尊帝义,诸峰攒作效颦颜。

共怜福地藏玄苑,信有神山出世寰。

正忆都城珠斗下,镜光吟望几凭阑。

(0)

市桥道中四首·其一

春草气蒸行李,朝花露滴征衣。

怅望平原雨湿,欲寻旧路云迷。

(0)

金缕曲.又题卷后

庭院无人处。绮情生、镇日悲秋,悄无一语。

百感填膺芒角露,恨少霓裳歌舞。

漫记忆、前身儿女。

泥雪三生重印证,谱新词、遑说推敲苦。

天有缺,石能补。生平只为多情误。

触牢愁、酩酊难浇,蓬莱易沮。

哀乐小年难自遣,只听琵琶低诉。

何处是、满庭芳树。

但愿仙风飘引去,到珠宫、重问云霞侣。

离别久,泪如雨。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