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逢丹杏,芳条拂眼过。
可怜荒径少,不道故园多。
艳萼黏红蜡,仙葩绉薄罗。
客心知易感,路远奈愁何。
马上逢丹杏,芳条拂眼过。
可怜荒径少,不道故园多。
艳萼黏红蜡,仙葩绉薄罗。
客心知易感,路远奈愁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王几道涂次杏花有感》,通过对马背上匆匆而过的杏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旅途孤独以及对故乡思念的感慨。"马上逢丹杏,芳条拂眼过",这两句形象地写出诗人骑马途中偶遇盛开的杏花,花瓣轻柔地拂过视线,富有动态感。接着,"可怜荒径少,不道故园多",诗人感叹野外道路上杏花虽美,却不如故乡的杏花繁盛,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艳萼黏红蜡,仙葩皱薄罗",诗人运用比喻,将杏花比作蜡烛般的鲜艳,花瓣如薄罗般精致,进一步描绘了杏花的娇艳动人。最后,"客心知易感,路远奈愁何",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出旅人的心境,知道容易被景色触动情感,但路途遥远,只能独自承受这份离愁。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杏花为引子,抒发思乡之情的佳作,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拟卜何山隐,高秋指岳阳。
苇乾云梦色,橘熟洞庭香。
疏雨残虹影,回云背鸟行。
灵均如可问,一为哭清湘。
临水独相送,归期千里间。
云回逢过雨,路转入连山。
一骑行芳草,新蝉发故关。
遥聆茂陵下,夜启竹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