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新来雁,风回字倒看。
深知吴地暖,生怕塞天寒。
水国沙汀远,西畴稻粒残。
排群宜稳睡,报夜喜平安。
云外新来雁,风回字倒看。
深知吴地暖,生怕塞天寒。
水国沙汀远,西畴稻粒残。
排群宜稳睡,报夜喜平安。
这首诗描绘了大雁南飞的景象,充满了季节变换与自然界的细腻观察。首句“云外新来雁”以雁群从远方的云层中飞来起笔,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意境。接着,“风回字倒看”,巧妙地将雁阵排列的形状比作文字,随着风向的变化,字形倒置,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雁阵飞行的姿态。
“深知吴地暖,生怕塞天寒”两句,通过对比吴地(江南地区)与塞天(北方边塞)的气候差异,表达了对大雁迁徙途中所面临的环境变化的深切关怀。吴地温暖湿润,而塞天则寒冷刺骨,大雁在这样的迁徙过程中,既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要保持体力,其艰辛不言而喻。
“水国沙汀远,西畴稻粒残”进一步描绘了大雁迁徙途中的景象。水国指的是湿润的水域地带,沙汀则是沙洲上的小岛,这些地方对于大雁来说既是休息的场所,也是寻找食物的地点。而“西畴稻粒残”则暗示着秋天的收获季节已经过去,稻谷已被收割,大雁在寻找食物时可能面临困难。
最后,“排群宜稳睡,报夜喜平安”表达了对大雁群体生活和安全的祝愿。大雁成群结队飞行,不仅是为了减少飞行时的体力消耗,也是为了彼此间的安全。夜晚来临,大雁会寻找安全的地方休息,诗人希望它们能够安稳度过每一个夜晚,迎接新的旅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雁迁徙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美好祝愿。
两崖峭立夹幽涧,涧底长松生直干。
崖高涧低无路通,铁骨霜鳞有谁看。
托根若在徂徕野,千尺良材逢匠者。
拔为梁栋登庙堂,岂容偃蹇山林下。
涧底松,安可贱,地位虽卑独无怨。
不愿用于汉家未央宫,不愿用于唐室含元殿。
久无帝舜作岩廊,甘分沉沦羞贾衒。
自从长养数百年,绝彼斤斧全吾天。
未央含元虽壮丽,回首瓦砾凄寒烟。
君不见牺尊青黄木之灾,至宝不琢真奇哉。
月当秋九属阳数,二九佳辰值初度。
乾龙神变出长淮,五岳生云共环护。
海门跃起雷满天,大鱼长蛟相后先。
晓江浪阔一飞渡,甘雨洒向东南边。
钟山亦有龙蟠势,帝命控临佳丽地。
滔滔江汉作藩维,吴楚诸峰挹苍翠。
武臣拓境持节钺,文士经邦佐功烈。
膝前罗拜岂寻常,颗颗骊珠是明月。
重九节后再逢九,气聚九阳开九有。
老人星现酌北斗,遥对中营献天酒。
曾闻大椿奇论自庄周,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愿公永与椿相侔。
又闻瑶池有桃仙所植,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实,愿公此桃频得食。
更愿招贤勋业茂,礼乐光华汉唐右。
抚育生民仁泽厚,天长地久南山寿。
《寿诗》【明·陶安】月当秋九属阳数,二九佳辰值初度。乾龙神变出长淮,五岳生云共环护。海门跃起雷满天,大鱼长蛟相后先。晓江浪阔一飞渡,甘雨洒向东南边。钟山亦有龙蟠势,帝命控临佳丽地。滔滔江汉作藩维,吴楚诸峰挹苍翠。武臣拓境持节钺,文士经邦佐功烈。膝前罗拜岂寻常,颗颗骊珠是明月。重九节后再逢九,气聚九阳开九有。老人星现酌北斗,遥对中营献天酒。曾闻大椿奇论自庄周,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愿公永与椿相侔。又闻瑶池有桃仙所植,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实,愿公此桃频得食。更愿招贤勋业茂,礼乐光华汉唐右。抚育生民仁泽厚,天长地久南山寿。
https://shici.929r.com/shici/vLK9t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