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字说行,精义极贯穿。
世好鸦蚓书,谁识虫鱼篆。
半山字说行,精义极贯穿。
世好鸦蚓书,谁识虫鱼篆。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诗句,由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在这短短两行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半山字说行,精义极贯穿。" 这句话中,“半山”指的是半山之上的石刻文字,这些文字往往是古代智者的教诲或哲学思想。诗人通过“字说行”的方式,强调了这些文字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世好鸦蚓书,谁识虫鱼篆。" 这句话则是一种比喻,意在批评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浅薄之学,即“鸦蚓书”,指的是那些内容空洞、没有深度的书籍。而“虫鱼篆”则是古代用来印章的器物,这里借以形容真正能够识别和理解深奥知识的人很少。
整体而言,这首诗批判了当时社会上的浮浅学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真理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对于能辨识真知者寥若晨星的感慨。
城北牛脾山,千丘压其麓。
事皆有司办,圣世数厚族。
园林迫复土,百役兴甚速。
烦我别驾公,侵星次空谷。
邮亭旧客去,閒日睡颇足。
闻莺有佳兴,徙倚近乔木。
樱笋味鼎来,管弦调渐熟。
期归酌烧酒,及此未炎燠。
灵祠孤绝压城头,下瞰清濠一曲流。
尽日风埃昏几席,有时箫鼓祭春秋。
西瞻太昊祠千树,北望封君土一丘。
旅客登临一长望,春心容易起骚愁。
水翼飞栖定,连樯宿暝烟。
苇风惊客梦,江月伴人眠。
多病閒偏乐,苦吟愁易牵。
渔郎尔何恨,终夕独鸣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