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苫短垣,久叩门始应。
开篱各一笑,野老本无听。
客来问买花,晨霜犹满径。
秋容隐阛阓,芳躅委荒径。
托根自孤贱,抗节□寒令。
萎谢亦何伤,荣落非有定。
茅茨苫短垣,久叩门始应。
开篱各一笑,野老本无听。
客来问买花,晨霜犹满径。
秋容隐阛阓,芳躅委荒径。
托根自孤贱,抗节□寒令。
萎谢亦何伤,荣落非有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蔡老的菊圃之景与诗人彭孙贻的访菊之情。
首句“茅茨苫短垣,久叩门始应”,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菊圃的朴素环境,茅草覆盖的小屋,矮矮的篱笆,以及诗人耐心等待主人应答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
接着,“开篱各一笑,野老本无听”两句,描绘了诗人推开篱笆后,与老农相视而笑的温馨场景,虽是“野老”,却也乐于接待远方的客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淳朴的交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客来问买花,晨霜犹满径”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探访目的——询问是否可以购买菊花,同时通过“晨霜满径”这一细节,不仅渲染了季节的特征,也暗示了时间的早,表现了诗人对菊花的珍爱与期待。
“秋容隐阛阓,芳躅委荒径”两句,将视角转向菊花的生长环境,秋色掩映下的集市已显得有些萧瑟,而菊花的足迹散落在荒芜的小径上,既表现了菊花的孤独与坚韧,也暗含了对繁华消逝的感慨。
“托根自孤贱,抗节□寒令”中的“□”字可能为印刷错误或缺失,此处应理解为“抗节□寒令”意为菊花虽然生长在贫瘠之地,却能挺立寒冬,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最后,“萎谢亦何伤,荣落非有定”表达了对菊花命运的思考,无论其最终是凋零还是盛开,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与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蔡老菊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及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