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母之圣,放勋为子。同心协谋,柔远能迩。
以德康俗,以文兴治。斯焉象功,罔不昭济。
尧母之圣,放勋为子。同心协谋,柔远能迩。
以德康俗,以文兴治。斯焉象功,罔不昭济。
这段诗文是对古圣尧母的颂扬,充满了赞美与敬仰之情。首句“尧母之圣,放勋为子”表明了对尧母德行的推崇,将她与神圣的形象相联系。接着,“同心协谋,柔远能迩”则描绘了一种和谐统一、温婉而又有力量的领导形态。"以德康俗,以文兴治"进一步强调了以道德为核心的治国理念,以及文化教育在国家兴盛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斯焉象功,罔不昭济”则是对这样的美好愿景和成就给予高度评价,意味着这样的德行与治绩将被永远铭记,并且对后世有着启迪之效。整体而言,这段诗文不仅展示了古人对于理想君主的追求,也反映了儒家文化中重德、尚文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