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马周》
《马周》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马周未遇虬须公,布衣落魄来新丰。

一樽独酌岂无意,俗子不解知英雄。

贤豪相逢自相得,一语君王见胸臆。

当时岂不为人言,聋耳安能为君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
sòng / zhānglěi

zhōuwèiqiúgōngluòláixīnfēng

zūnzhuójiězhīyīngxióng

xiánháoxiāngféngxiāngjūnwángjiànxiōng

dāngshíwèirényánlóngěrānnéngwèijūn

注释
虬须公:指虬髯客,唐代虚构人物,以豪侠著称,后成为马周的贵人象征。
布衣:平民百姓的衣服,表示马周当时的贫寒处境。
一语:关键的言论或见解。
聋耳:比喻不听从他人意见的人,这里指不能理解马周的人。
翻译
马周还未遇到虬须公这样的贵人,他穿着布衣,失意地来到新丰。
独自饮酒难道没有深意?凡夫俗子怎会理解他的英雄抱负。
贤能之士相遇自然投缘,他对君王的一席话展现了真心。
那时难道没有人看出他的才能?但旁人之言无法进入君王的决策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马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不被时世所用的感慨和自豪。

"马周未遇虬须公,布衣落魄来新丰。"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马周(唐代名将)相似的遭遇,都未能遇到识才的君主,只得以平民之身隐居于世,等待时机。

"一樽独酌岂无意,俗子不解知英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品酒思考,有所感慨,因为普通人难以理解英雄的胸襟抱负。

"贤豪相逢自相得,一语君王见胸臆。" 这两句则描写了有识别之士之间的相互欣赏,能一语道出心中的志向和抱负,让君主也能看到他们内在的勇敢与智慧。

"当时岂不为人言,聋耳安能为君侧。" 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即便有英杰之士,当世之人又怎会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只得在旁静默,无从表达自己的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不被重用的深切感慨,以及他对于知音难求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坚守内心的自信与自豪。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送许右史殿卿之河南

曳裾闻尔相东平,诏许亲藩借老成。

梁苑词臣齐客在,济南经术汉家名。

驱车落日河流远,策杖秋风岳顶行。

莫叹壮游今已倦,主恩还遣入西京。

(0)

送董山人述夫归阳羡别业

远游因好道,能诵五千文。

帽湿双林雨,衣披十岳云。

江湖犹作客,猿鹤正思君。

归去张公洞,秋天长啸闻。

(0)

送从弟淳伯南归二首·其一

三载惊相见,都亭把袂时。

游梁吾已倦,入洛尔何迟。

谁诵淩云赋,仍为失路悲。

天涯贫贱别,只少杜陵诗。

(0)

燕京卧病书怀五首·其三

问讯沧江上,疮痍日可怜。

射潮喧弩士,下濑请戈船。

刍粟深忧里,冠缨醉影边。

飨军曾不乏,今借水衡钱。

(0)

姚元白将还金陵同黎惟敬顾汝和汝所过访得秋字

恋别还今日,乡心不可留。

浦帆千里月,江雨六朝秋。

邀笛怀宵咏,鸣珂得昼游。

无言分手易,尊酒更绸缪。

(0)

读姚鸿胪禁中供事诸作辄赋一首

鸣佩侍臣随,炉烟傍玉熙。

预承瑶水宴,曾奉柏梁诗。

礼乐尊周朔,衣冠肃汉仪。

河东虽欲赋,徒有鬓成丝。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