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易水路,下马汉阳人。
野寺天晴雪,他乡日暮春。
相逢一尊酒,久别满衣尘。
不惮王程急,应怜伏枕身。
门前易水路,下马汉阳人。
野寺天晴雪,他乡日暮春。
相逢一尊酒,久别满衣尘。
不惮王程急,应怜伏枕身。
这首明代诗人高叔嗣的《安肃县寺病居汉阳董玄亮见过时奉使还阙》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于寺庙中养病的场景。首句“门前易水路”以易水象征离别与艰难,暗示诗人旅途劳顿;“下马汉阳人”则点出诗人到达汉阳,暂作停留。接下来两句“野寺天晴雪,他乡日暮春”,通过“野寺”、“晴雪”和“日暮春”这些意象,展现出诗人孤独寂寞,又带着一丝春天的希望。
“相逢一尊酒,久别满衣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董玄亮的重逢之喜,以及久别后彼此间的沧桑感。最后一句“不惮王程急,应怜伏枕身”,透露出诗人尽管公务繁忙(“王程急”),但仍关心朋友的健康状况,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自身病痛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重逢的喜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具有鲜明的个人情感色彩。
玉局仙人,轻帆万里,送入三吴。
怪一舟如叶,元无浊物,依然姑射,满载冰壶。
昔日文君,千言成诵,不识如今记得无。
新来也,喜都将分付,一颗骊珠。向来田赋蠲输。
散多少、春风巴与渝。
算公家粗了,莼鲈而已,何妨西子,白发江湖。
印铸黄金,时来须佩,毕竟人生万卷书。
离情处,正秦淮岁晚,雪意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