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棹湖南寺,南屏隐石关。
松阴应真殿,佛国永明山。
坐久忘为客,游频不碍閒。
夕阳林外路,无雨籁潺湲。
倚棹湖南寺,南屏隐石关。
松阴应真殿,佛国永明山。
坐久忘为客,游频不碍閒。
夕阳林外路,无雨籁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造访南屏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首句“倚棹湖南寺”,诗人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坐在湖南的寺庙旁,暗示出他对自然与宗教的亲近。接着,“南屏隐石关”一句,通过隐喻的手法,将南屏山的神秘与庄严展现出来,仿佛那山是通往心灵深处的一道门户。
“松阴应真殿,佛国永明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神圣与自然的静谧。松树的阴影下,应真殿显得更加庄严,而“佛国永明山”则直接点明了此处的宗教意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光明。
“坐久忘为客,游频不碍閒”表达了诗人在此地的自在与忘我之感。长时间的停留,他忘记了自己作为客人的身份,沉浸在这份宁静与自由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夕阳林外路,无雨籁潺湲”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林外小径上,虽无雨却有潺潺水声的画面。夕阳的余晖与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完美地结束了这首诗,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胡天夜裂天垂泣,云压鹰低翻翅湿。
髯王醉影抱寒惊,毡殿嘈嘈箭鸣急。
红冰泪落衰灯下,倒卷河流入弦泻。
瘦驼卧碛歇铃车,扑朔阴沙鬼行野。
汉魂私语鬓风凄,都护营荒咽冻鼙。
兰山木叶连愁起,散入塞门三万里。
梦断金蟾隔烟小,青冢埋声秋不晓。
欲知难别意,孤棹去还停。
候吏分遥迩,离人杂醉醒。
城临秋水渡,树带夕阳亭。
后夜看吟烛,怜君宿郡厅。
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
商声激烈出破屋,林鸟夜起邻人惊。
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
高歌隔舍与相和,双泪迸落青灯前。
李供奉,杜拾遗,当时流落俱堪悲。
严公欲杀力士怒,白首江海长忧饥。
二子高才且如此,君今与我将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