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闻谢太史诵李杜诗》
《夜闻谢太史诵李杜诗》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

商声激烈出破屋,林鸟夜起邻人惊。

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

高歌隔舍与相和,双泪迸落青灯前。

李供奉,杜拾遗,当时流落俱堪悲。

严公欲杀力士怒,白首江海长忧饥。

二子高才且如此,君今与我将何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xiètàishǐsòngshī
míng / gāo

qiánshǔdàonán》,hòuxíng》。

shāngshēnglièchūlínniǎolínrénjīng

chóuzhèngmiántīngzuòxīnmángrán

gāoshèxiāngshuānglèibèngluòqīngdēngqián

gòngfèngshídāngshíliúluòkānbēi

yángōngshāshìbáishǒujiānghǎichángyōu

èrgāocáiqiějūnjīnjiāngwèi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夜闻谢太史诵李杜诗》以听觉描绘为主,通过夜半时分听到谢太史朗诵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引发了一系列的情感反应。诗中首先提到前有《蜀道难》的激昂,后有《逼仄行》的紧凑,音乐声穿透力强,连林鸟都被惊醒,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深沉的氛围。

诗人自己因这强烈的音乐而陷入愁绪,本欲入眠却无法静心,只能起身倾听,内心感到迷茫。接着,他听到隔壁有人应和高歌,这歌声与泪水交织,更显孤独与哀伤。诗人提及李白和杜甫两位唐代大诗人的流落遭遇,严公之怒和力士之危,寓言式的叙述中充满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反问收束,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忧虑:像李杜这样的天才尚且如此坎坷,那么他和谢太史又将如何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整首诗情感深沉,借古人之境,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八首·其八

逊位虞宾剧可哀,铜驼未便没蒿莱。

一言藉瞑先生目,陵寝孤忠作替来。

(0)

题欧阳香蝶拈花独立图

东风溪水生白沙,苏台杨柳啼春鸦。

踏春女郎歌落花,青骢少年多于麻。

主人避嚣息闉阇,徒步春城寻馆娃。

美人如花颜如霞,日夕不遇空还家。

肠中辘辘从风车,采芳欲寄天无涯。

愿郎为橑妾为艖,时不过兮凤在笯。

披君图,饮君酒,人生百岁争一斗,安得春华常在手。

(0)

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旧意,百端交集,作感旧三章·其一

樗材法檃栝,拳曲无旧痕。

百川学大海,巨细同一源。

浮交昔已薄,所负在师门。

师门忽代谢,三载殊凉温。

閒庭闭白日,重级生軿轩。

素怀远莫致,怆恍思旧言。

(0)

茅山杂诗七首·其六

傅子远从溧水到,青鞋布袜真同调。

诮我疏慵策我起,振衣自愿作前导。

千回百折登峰巅,金坛城郭在眼前。

呼吸真疑帝座连,豪气直压孙与钱。

(0)

泥滑滑

泥滑滑,行路难。

前有网罗,后有弹丸,欲往从之摧羽翰。

尔既无黄鹄翔云之俊翮,又无白鹤乘轩之仙骨。

颉之颃之亦何苦,鹗荐秋风岂及汝。

云霄虽高不如衡茅,雕笼虽华不如故巢。

倦羽氋氃屡前却,行路之难亦已觉,况听一声泥滑滑。

(0)

书宋史密都统传后

抚州城外进贤坪,上将星摇惨淡明。

赴死敌犹称壮士,捐生节岂愧完人。

忠臣儿痛市行乞,都统子听人问名。

铸铁难消开阃罪,江潮怒作不平鸣。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