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
商声激烈出破屋,林鸟夜起邻人惊。
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
高歌隔舍与相和,双泪迸落青灯前。
李供奉,杜拾遗,当时流落俱堪悲。
严公欲杀力士怒,白首江海长忧饥。
二子高才且如此,君今与我将何为?
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
商声激烈出破屋,林鸟夜起邻人惊。
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
高歌隔舍与相和,双泪迸落青灯前。
李供奉,杜拾遗,当时流落俱堪悲。
严公欲杀力士怒,白首江海长忧饥。
二子高才且如此,君今与我将何为?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夜闻谢太史诵李杜诗》以听觉描绘为主,通过夜半时分听到谢太史朗诵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引发了一系列的情感反应。诗中首先提到前有《蜀道难》的激昂,后有《逼仄行》的紧凑,音乐声穿透力强,连林鸟都被惊醒,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深沉的氛围。
诗人自己因这强烈的音乐而陷入愁绪,本欲入眠却无法静心,只能起身倾听,内心感到迷茫。接着,他听到隔壁有人应和高歌,这歌声与泪水交织,更显孤独与哀伤。诗人提及李白和杜甫两位唐代大诗人的流落遭遇,严公之怒和力士之危,寓言式的叙述中充满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反问收束,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忧虑:像李杜这样的天才尚且如此坎坷,那么他和谢太史又将如何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整首诗情感深沉,借古人之境,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东风溪水生白沙,苏台杨柳啼春鸦。
踏春女郎歌落花,青骢少年多于麻。
主人避嚣息闉阇,徒步春城寻馆娃。
美人如花颜如霞,日夕不遇空还家。
肠中辘辘从风车,采芳欲寄天无涯。
愿郎为橑妾为艖,时不过兮凤在笯。
披君图,饮君酒,人生百岁争一斗,安得春华常在手。
樗材法檃栝,拳曲无旧痕。
百川学大海,巨细同一源。
浮交昔已薄,所负在师门。
师门忽代谢,三载殊凉温。
閒庭闭白日,重级生軿轩。
素怀远莫致,怆恍思旧言。
泥滑滑,行路难。
前有网罗,后有弹丸,欲往从之摧羽翰。
尔既无黄鹄翔云之俊翮,又无白鹤乘轩之仙骨。
颉之颃之亦何苦,鹗荐秋风岂及汝。
云霄虽高不如衡茅,雕笼虽华不如故巢。
倦羽氋氃屡前却,行路之难亦已觉,况听一声泥滑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