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河中鹳雀楼》
《登河中鹳雀楼》全文
唐 / 司马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

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

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

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zhōngguànquèlóu
táng / zhā

lóuzhōngjiànqiānlóuyǐngtōngjīn
yānshùyáofēnshǎnshānxiàngqín

xīngwángliúbáijīngònghóngchén
guànquèfēichùchéngcǎochūn

注释
楼中:高楼之中。
千里:极远的地方。
通津:通向远方的渡口或水路。
烟树:被烟雾笼罩的树木。
遥分:远远地划分。
陕:古地名,指陕西一带。
山河:江山,国土。
曲向秦:河流山脉曲折指向秦国(古地名,今陕西一带)。
兴亡:国家的兴盛与衰败。
白日:太阳,象征时间的流逝。
今古:古今,指过去和现在。
红尘:繁华的尘世,常用来代指世俗生活。
鹳雀:一种鸟类。
何处:哪里。
城隅:城墙的角落。
草自春:草儿自然地迎来春天,象征生命力和时间的更迭。
翻译
在高楼中远望千里之外,楼的倒影映入通向远方的水路。
烟雾中的树木隐约划分了陕地,山河曲折伸向秦国。
历史的兴衰只留下落日余晖,古今的故事都淹没在繁华尘世之中。
鹳雀鸟不知飞往何方,城墙角落的草儿依旧自顾自地迎来春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高远的视野和深远的历史感。开篇“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两句,通过登高望远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鹳雀楼上所能看到的广阔景致,楼影伸入河中,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接着,“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烟树迷离之中,诗人眼中的陕地似乎与众不同,而山河蜿蜒,如同古道通往秦地,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两句,则是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白日即白昼,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兴亡变化皆如过眼云烟,留给后人的只是历史的尘埃。

最后,“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两句,以鹳雀的飞翔和城墙草木的季节更替,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鹳雀不知飞向何方,而城角的野草却在春风中自在地生长,这是对生命力与历史永恒相结合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洞察古今的胸怀。

作者介绍

司马扎
朝代:唐   生辰:847~858

司马扎,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唐宣宗大中(847~858)前后在世。曾登进士第,有诗名,与储嗣宗友善。著有《司马先辈集》,《全唐诗》。 
猜你喜欢

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御

夜程何处宿,山叠树层层。

孤馆闭秋雨,空堂停曙灯。

歌惭渔浦客,诗学雁门僧。

此意无人识,明朝见李膺。

(0)

下第寓居崇圣寺感事

怀土泣京华,旧山归路赊。

静依禅客院,幽学野人家。

林晚鸟争树,园春蝶护花。

东门有闲地,谁种邵平瓜。

(0)

寄宋邧

朱槛烟霜夜坐劳,美人南国旧同袍。

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0)

卧久似慵伸雪项,立迟犹未整霜衣。

(0)

和陈元光平潮寇诗

抱磴从天上,驱车返岭东。

气昂无丑虏,策妙诎群雄。

飞絮随风散,馀氛响日镕。

长戈收百甲,聚骑破千重。

落剑惟戎首,游绳系胁从。

四野无坚壁,群生未化融。

龙湖膏泽下,早晚遍枯穷。

(0)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

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

佐时调四气,尽力净三河。

忽访天京兆,空传汉伏波。

今朝麟阁上,偏轸圣情多。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