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迥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
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迥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宴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加工。开篇“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两句,以宏阔的视角扫描了整个都会之美,宛洛指的是洛阳,是当时的都城,宛洛一词已蕴含着古都的繁华与文化积淀。"春色满皇州"则直接点出了季节,皇州非但指代行宫,也寓意着中央政权的所在地,因此春色的盛放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映射出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接着“结轸青郊路,回瞰苍江流”两句,诗人以动中的马车为切入点,描绘了行进于郊野小道的情景。"结轸"一词生动地展现了马匹在道路上前进的状态,而“青郊路”则增添了一份静谧与自然之美。"回瞰苍江流"更是以观察者的角度,透过车窗或驻足处所看到的一幅江景图画,苍茫的江水在春日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活力。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感受。"日华川上动"表达了太阳对河流生态影响的美妙画面,而"风光草际浮"则捕捉到了一种轻盈、游移的景象,风吹过青草之上,似乎也带着一份诗人内心的欢愉与自在。
“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两句,以具体的植物形象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桃李成蹊径"描绘了一条被花开满的小路,这些花朵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它们已经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而“桑榆荫道周”则展现了道路两旁树木的葱郁和阴凉,桑与榆也是中国农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这里它们构成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小小世界。
最后,“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回归之情。"东都已俶载"中的“东都”特指洛阳,这里意味着诗人游宴结束,对于这个充满美好记忆的地方,诗人心中充满了不舍。"言归望绿畴"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绿畴”意象丰富,可以理解为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也可解作诗人内心对于未来希望的寄托。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游宴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情感深度,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安定与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