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土泣京华,旧山归路赊。
静依禅客院,幽学野人家。
林晚鸟争树,园春蝶护花。
东门有闲地,谁种邵平瓜。
怀土泣京华,旧山归路赊。
静依禅客院,幽学野人家。
林晚鸟争树,园春蝶护花。
东门有闲地,谁种邵平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淡然自适。开篇"怀土泣京华,旧山归路赊"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往日时光的追忆,其中“京华”指的是首都长安,“旧山”则是诗人心中的故乡之山。"静依禅客院,幽学野人家"显示出诗人现实生活中的平静与孤独,他选择了一个僧院作为暂住的地方,这里环境清静,可以让他远离尘世的喧嚣,与大自然更亲近。
接下来的"林晚鸟争树,园春蝶护花"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通过晚间鸟儿争夺栖息之地和春日蝴蝶守护花朵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观察之眼。最后"东门有闲地,谁种邵平瓜"则是对生活中一处不起眼的角落进行描写,"东门"可能指的是寺院的一隅,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地方,而“邵平瓜”则是一种瓜果,这里提及它,不仅增加了诗中的生动感,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中小事的关注和欣赏。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他观察自然、珍爱生命的态度。
安阳太守韩公子,晓带鱼符出卿寺。
一朝帝语传人间,转觉公家有荣事。
公家请从忠献论,高牙大册来疏恩。
往时醉白堂中醉,手自列戟留诸孙。
诸孙尽是璠玙器,悃愊无华汉循吏。
大钱方送使君归,竹马争迎细侯至。
公不见大小二郑公,五十年间风化同。
岂如五马来接武,作堂崔嵬刊帝语。
又不见韦家两世侯,父出传舍子入州。
岂如世作本郡守,坐令卓异惊千秋。
安阳遗民识忠献,眼见王孙四封传。
请公静夜占此堂,定有荣光属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