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狱省刑,与物更始。内恕孔悲,引咎在己。
爰及四海,愚智咸喜。
疏狱省刑,与物更始。内恕孔悲,引咎在己。
爰及四海,愚智咸喜。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刘敞的《闵雨诗》第七篇,虽然标题和作者信息被分隔开,但我们可以直接欣赏其内容。
“疏狱省刑,与物更始。”这两句描绘了宽赦囚犯、减轻刑罚的情景,寓意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社会秩序的重新开始。通过减少刑罚,不仅体现了仁政思想,也展现了对自然万物的关怀。
“内恕孔悲,引咎在己。”这两句表达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和悲悯之心。意思是说,内心深处要理解他人的痛苦,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将责任归咎于自己。这种自我反思的精神,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强调个人应当勇于承担错误,以促进内心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爰及四海,愚智咸喜。”这两句则表达了广泛的影响和普遍的喜悦。无论是智者还是愚人,都对这样的行为表示欢迎和喜悦。这不仅体现了政策或行为的普适性和包容性,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公正、仁慈的共同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宽赦与自我反省的主题,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正义、人性关怀以及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仁爱、和谐与自我完善的哲学理念。
苦寒搜病骨,丝纩莫能禦。
析薪燎枯竹,勃郁烟充宇。
西山古松栎,材大招斤斧。
根槎委溪谷,龙伏熊虎踞。
挑抉靡遗馀,陶穴付一炬。
积火变深黳,牙角犹愤怒。
老翁拥破毡,正昼出无屦。
百钱不满篮,一坐幸至莫。
御炉岁增贡,圆直中常度。
闾阎不敢售,根节姑付汝。
升平百年后,地力已难富。
知夸不知啬,俯首欲谁诉。
百物今尽然,岂为一炭故。
我老或不及,预为子孙惧。
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
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
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