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因慕稻粱,亦弗虑矰缴。
禽中大隐乎,液池寄所托。
铩翮鹤立岸,垂涎凫雁乐。
造物本无私,于何殊厚薄。
烟波任翱翔,何异衡湘若。
设为子路拱,三嗅应必作。
匪因慕稻粱,亦弗虑矰缴。
禽中大隐乎,液池寄所托。
铩翮鹤立岸,垂涎凫雁乐。
造物本无私,于何殊厚薄。
烟波任翱翔,何异衡湘若。
设为子路拱,三嗅应必作。
此诗《咏液池凫雁》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液池中凫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匪因慕稻粱,亦弗虑矰缴”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鸟儿并非因为追求食物而生活,也不担心人类的捕杀,展现出鸟儿生活的自由与无忧。接着“禽中大隐乎,液池寄所托”进一步强调了鸟儿在液池中的隐居生活,将液池作为它们的栖息之所。
“铩翮鹤立岸,垂涎凫雁乐”通过对比鹤与凫雁的生活状态,鹤立岸上,显得高傲孤寂;而凫雁则在水中悠然自得,享受着生活的乐趣。这一对比,不仅描绘了不同鸟类的生活场景,也暗含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造物本无私,于何殊厚薄”一句,诗人借自然界的现象,表达了对造物主公正无私的感慨,认为万物皆受到平等的对待,没有厚此薄彼之分。
最后,“烟波任翱翔,何异衡湘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将液池中的凫雁与衡山湘水相提并论,寓意着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存自由,就能享受到同样的快乐。
“设为子路拱,三嗅应必作”则是以子路的故事为引,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像子路一样,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珍惜眼前的每一刻,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等、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