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搆斋虚,池光漾绮疏。
讵将形示物,每以鉴开予。
照胆何须尔,澄怀祗淡如。
设诚因水喻,亦欲戒无鱼。
池上搆斋虚,池光漾绮疏。
讵将形示物,每以鉴开予。
照胆何须尔,澄怀祗淡如。
设诚因水喻,亦欲戒无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建在池边的小斋,斋名“镜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斋与池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首句“池上搆斋虚”,点明了斋所处的位置和其空灵之感。接着,“池光漾绮疏”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池水映照着斋屋,如同织锦般绚丽的景象。
“讵将形示物,每以鉴开予”,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斋与池之间的互动关系,斋屋仿佛是池水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世间万物,同时也启示着诗人自我反省。接下来,“照胆何须尔,澄怀祗淡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纯净的追求,认为内心的清明比任何外在的照耀都更为重要。
最后,“设诚因水喻,亦欲戒无鱼”则以水中的鱼为喻,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并以此告诫自己和他人,要像清水一样透明无瑕,不藏私心,不欺瞒他人。整首诗通过对斋与池的描写,以及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内心纯净的向往与追求。
往时河北盗横行,白昼驱人取城郭。
唯闻不犯郑冠氏,犬卧不惊民气乐。
秖今化民作锄耰,田舍老翁百不忧。
铜章去作福昌县,山中读书民有秋。
福昌爱民如父母,当官不扰万事举。
用才之地要得人,眼中虚席十四五。
不知诸公用心许,鲁恭卓茂可人否。
张侯去沙河,三食邺下麦。
笔力望晁董,颇遗俗眼白。
平生学经纶,胸中负奇画。
未论功活人,饱饭不常得。
妻寒尚宾敬,儿饿犹笔墨。
侧闻共伯城,鱼稻颇宜客。
又持尘生甑,欲往立四壁。
平生贷米家,十辈来簿责。
囊无孔方兄,面有在陈色。
守株伺投兔,岁晚将何获。
广道无人行,春风转沙石。
栖栖马如狗,去谒东侯伯。
布衣未可量,苍髯身八尺。
鱼乾要斗水,士困易为德。
譬之举大木,人借一臂力。
诸公感意气,岂待故相识。
吾穷乏祖饯,折柳当马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