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梁上下庆云端,禅刹翚飞插翠峦。
华藏贝多缄秘典,香厨莆塞供珍餐。
回廊跨壑千重峻,悬溜当空六月寒。
盘礴迥知灵秀境,极高方见地形宽。
危梁上下庆云端,禅刹翚飞插翠峦。
华藏贝多缄秘典,香厨莆塞供珍餐。
回廊跨壑千重峻,悬溜当空六月寒。
盘礴迥知灵秀境,极高方见地形宽。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优美的佛寺之境,充满了对自然与宗教生活的赞美。开篇“危梁上下庆云端”勾勒出一座高峻而又神秘的建筑,它似乎与天空相连,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紧接着,“禅刹翚飞插翠峦”则描绘了僧侣在寺庙中修行的景象,翠峦之下,禅房隐约,可见一派清净自在的生活方式。
“华藏贝多缄秘典”表明寺内珍藏着许多珍贵的经典,这里的“华藏”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宝藏,“贝多”则暗示了这些经典被精心保存,甚至有些神秘。接着,“香厨莆塞供珍餐”则写出了僧侣们在寺庙中以清洁的环境和简单的食物来维持日常生活的场景,其中“香厨”指的是寺庙中的厨房,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而“莆塞”形容了供养的丰盛,“珍餐”则是对僧侣们所享用的食物的赞美之词。
“回廊跨壑千重峻”描绘出寺庙四周错综复杂、层峦叠嶂的建筑布局,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紧接着,“悬溜当空六月寒”则将时间定格在一个清凉的夏日,寺庙中的溪流潺潺,似乎连空气都带上了几分凉意。
最后,“盘礴迥知灵秀境,极高方见地形宽”一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片土地、这处寺庙深深的认同与赞美。在这里,“盘礴迥知”表明了景色层次分明,一环紧扣,“灵秀境”则强调了这种自然之美带给人的心灵上的触动。而“极高方见地形宽”的一句,诗人站在较高的位置俯瞰整个寺庙和周遭的地貌,从而感受到了一种视野开阔、心胸豁达的境界。
唐人重科甲,拟以折桂荣。
一登群仙籍,不羡千佛经。
终全岁寒姿,乃比秋香清。
咄彼牛李辈,伊优至公卿。
迨今齿其人,名字犹臊腥。
卓哉刘户曹,直气霜棱棱。
一朝脱淡墨,千古扬芬馨。
鸡峰有名家,奕叶彯儒缨。
庭中三嘉树,屹立长宁宁。
西风正摇落,翠葆黄金英。
劲节松可友,孤芳梅谓兄。
丁宁命诸郎,我岂贪浮名。
爱此臭味同,故以书吾楹。
尔曹方茂学,志取宫袍青。
要须勉植立,毋但希腾凌。
己大外物小,道充人爵轻。
当如燕山窦,义方垂世评。
勿效东堂诜,射策矜虚声。
懿哉君斯言,可折末俗醒。
刻诗堂之楣,室观全氏兴。
《题全氏三桂堂》【宋·真德秀】唐人重科甲,拟以折桂荣。一登群仙籍,不羡千佛经。终全岁寒姿,乃比秋香清。咄彼牛李辈,伊优至公卿。迨今齿其人,名字犹臊腥。卓哉刘户曹,直气霜棱棱。一朝脱淡墨,千古扬芬馨。鸡峰有名家,奕叶彯儒缨。庭中三嘉树,屹立长宁宁。西风正摇落,翠葆黄金英。劲节松可友,孤芳梅谓兄。丁宁命诸郎,我岂贪浮名。爱此臭味同,故以书吾楹。尔曹方茂学,志取宫袍青。要须勉植立,毋但希腾凌。己大外物小,道充人爵轻。当如燕山窦,义方垂世评。勿效东堂诜,射策矜虚声。懿哉君斯言,可折末俗醒。刻诗堂之楣,室观全氏兴。
https://shici.929r.com/shici/JbFrGt.html
汨渚沉沉不可追,楚人犹自吊湘累。
灵均未免争琼糈,却道蛟龙畏色丝。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行路易,行路易,方寸中閒是天地。
诗书能生万里翼,一出门外风云起。
彼水马儿如江河,彼醯鸡辈知瓮耳。
汝今此行有足行,我为之喜非徒喜。
先生在前充安公,后学在侧太初子。
如舟顺流帆佐使,如辕欲南车有指。
有文举表人已羡,入夫子门谁敢议。
机会来时非偶然,功名发轫斯可矣。
岂知我,犹望汝,谦以养高勿自高,虚以求是勿自是。
觅慈湖,拜象山,不见了翁愧程氏。
终为巍巍大儒宗,可是录录常流士。
自顾衰景薄下舂,聊写苦语累行李。
行路易,行路易,易处有难从此始,试深思之有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