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方濯缨,寒花照芳芷。
未惜春树残,上有青青子。
主人方濯缨,寒花照芳芷。
未惜春树残,上有青青子。
这首诗描绘了梅庄内的一幅生动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首句“主人方濯缨,寒花照芳芷”以“濯缨”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主人的高洁品质,同时“寒花照芳芷”则描绘出在寒冷季节中,花朵依然绽放,照亮了周围的草木,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和不屈。
接着,“未惜春树残,上有青青子”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春树残”既指季节更替,春天的树木已不再繁茂,也暗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青青子”则预示着新生与希望,即使在冬天,也有生命的迹象在悄悄孕育。这种对生命循环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梅庄内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对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生命永恒循环的信念。
布谷布谷解劝耕,蟋蟋蟀蟀能促织。
州符县帖无已时,劝耕促织知何益。
安得生世当成周,一家百亩长无愁。
绿桑郁郁暗微径,黄犊叱叱行平畴。
荆扉绩火明煜煜,黍垄馌饭香浮浮。
耕亦不须劝,织亦不须促。
机上有馀布,盎中有馀粟。
老翁白首如小儿,鼓腹击壤相从嬉。
秋风吹细雨,萧然濯炎炽。
老夫疾顿平,甘食仍熟寐。
春物财几何,摇落已复至。
昔人喻死生,谓若屈伸臂。
愚公顾不灵,白首没荣利。
嗟予幸学道,了此直差易。
三拜散人号,退志获早遂。
弦歌万二千,尽力不能祟。
瘦驴骨可数,渺渺入空翠。
霜蟹初把螯,丝莼小添豉。
平生笑巨君,老啮乾肉糒。
异味幸满前,万事付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