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之在人间,细大各有境。
散为五铢货,聚作九牧鼎。
天禄与辟邪,乃复参泓颖。
致用孰相须,寒泉出金井。
铜之在人间,细大各有境。
散为五铢货,聚作九牧鼎。
天禄与辟邪,乃复参泓颖。
致用孰相须,寒泉出金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巢五咏(其一)砚滴》,主要描绘了铜这种金属在人间的不同形态和用途。首句“铜之在人间,细大各有境”表达了铜的广泛存在,无论大小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接下来,“散为五铢货,聚作九牧鼎”将铜比喻为流通的货币(五铢钱)和重要的礼器(九牧鼎),体现了其经济与文化价值。再者,“天禄与辟邪,乃复参泓颖”提及了铜器中的天禄和辟邪图案,以及用于磨墨的砚滴(泓颖),展现了铜在艺术装饰和日常书写中的作用。
最后两句“致用孰相须,寒泉出金井”则揭示了铜与人们生活需求的紧密关系,如同寒泉从金井中流出,铜制品如砚滴为文人墨客的生活增添了便利。整体上,这首诗以铜为媒介,寓言了人生的百态和社会的变迁。